正文 第15章 健身球與健康(1 / 3)

健身球運動在我國越來越廣泛了,它不需要場地,老少皆宜。閑暇無事,手托兩球,用五指撥弄球體,時順時逆,時急時緩,或分或合,互相摩擦,發出脆鳴,使人倍感愜意。

健身球,又稱掌旋球、功夫球。在我國已有500多年的曆史。相傳明朝有一禦使宋某,被奸相嚴嵩迫害致殘,半身麻木。宋某平素極受百姓敬重,有人求一鐵匠打造鐵球,救治宋某。宋某得到鐵球後,練了七七四十九天,大病痊愈。以後這種鐵球傳入宮中,據清代皇室大內檔案記載,《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曉嵐平日喜玩鐵球,並推薦給乾隆皇帝,他們均有八十多歲高齡。

按祖國醫學“十指連心”之說,健身球通過刺激手掌手指的各個穴位,促使血液暢通,能使指、腕關節得到充分運動,達到舒筋活脈、堅骨豐肌、延緩身體機能衰退的作用;對防治高血壓、冠心病、肩周炎和手指、手臂麻木等療效頗佳,常被作為治療疼痛的一種輔助手段。早在清代末期,健身球運動就傳播到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地,近年更盛行到歐美等地。

健身球還是一種造型優雅的工藝品。如今的健身球製造尤為精美,機械拋光的鐵球膛內裝一發音器,中心另有一小球,能發出高低兩種悅耳的聲音。目前市場上的健身球除大、中、小三種傳統產品外,又出現一種小巧玲攏的袖珍球,很受歡迎。

跳繩與健康

跳繩是全身性的跳躍運動,不但能提高下肢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的發育,培養彈跳、靈活、耐力和身體協調能力,而且對各種髒器官都有保健作用,可加速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呼吸和神經係統的功能,有效防治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骨質疏鬆、肩周炎、尿失禁等多種疾病,跳繩運動耗時少,耗能大,持續跳10分鍾的運動量就與慢跑30分鍾差不多。尤適宜在低溫季節進行。

跳繩應漸進練習。初學先用硬繩,而後用軟繩。每日10~30分鍾即可,每次應先做準備活動。跳的方法和花樣很多,以單人跳短繩為例,可單腳跳、雙腳跳、高抬腿跳、單搖跳、雙搖跳、側搖跳等,還可反搖跳、帶人跳等。

法國健身專家建議跳繩者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部受傷;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勿選硬水泥地);腳尖和腳跟用力要協調;並提醒胖人和中年婦女宜雙腳同時起落,上躍不要過高,以防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爬行與健康

人類直立行走,其垂直運動使所有髒器的位置都不同程度的升高,心髒不得不更多地依靠消耗能量來克服血液重力。為了保證頭部及上肢的血液供應,心血管要付出較大的力量來做好調節工作。

爬行對人體直立的姿勢進行了換位性的鍛煉,能夠保持人體各個部位承受地心引力的一致和血液循環分配的均衡,對調節心血管功能、增強腦部血管的抗壓能力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手段。

醫學實驗證實,爬行不僅對心髒病、腦血栓等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可治療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關節炎、下肢靜脈曲張、脊椎病、肌肉萎縮、消化不良、痔瘡等症。孕婦爬行還可減輕腿部浮腫,避免難產。

爬行可在地板、地毯、床上、墊上或草坪上進行。爬行時四肢著地,向前、向後或轉圈,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因地製宜。

醫務人員建議輕度冠心病及第1期高血壓患者可做以下爬行動作:

1.匍匐爬行。俯臥用手掌撐地。兩肘輪流向前爬5~20米。呼吸自然,但不能憋氣。重複2~3次。動作不可過快。

2.跪撐爬行。跪撐,兩手掌撐地。兩手掌和膝蓋輪流向前爬行10~20米。爬行時腰部放鬆,眼向前看約1~2米。呼吸自然,動作不宜過快。重複2~3次。

赤足行與健康

人的一生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用腳,因此現代醫學家譽其為“第二心髒”。

腳是由多塊骨頭、肌肉、筋鍵、血管、神經等組成的運動器官,人體各髒腑和其他器官在腳部均有其相對應的反射區,彙集著六條經脈的66個穴位,還有許多與內髒器官連接的神經反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