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與健康
登山,首先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登山活動是在大氣壓及氧分壓比平原低的情況下進行的,活動量又較大,所以經常進行登山活動,可以加強人體很多部分的機能,使身體得到全麵的鍛煉。
登山時全身各大關節及肌群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在攀登過程中,由於下肢反複屈伸,對腰臀肌、股後側肌、小腿伸屈肌及足部小肌群的鍛煉作用更大。登山活動對心血管係統和呼吸係統也有很大的鍛煉作用。因為登山需要大量的氧氣和養料,這就迫使心髒和肺髒加強工作,以適應機體的需求。人們在登山時氣喘籲籲和有些心慌就是這個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心肺功能會明顯增強,心髒每跳輸出量、肺部換氣量、肺活量等都會有所增加,這就相應地增強了人的體力和耐力。對於中年人來說,登山無疑是一張很好的體育處方,能推遲衰老過程,強化機體功能。
其次,登山可以激勵人們的精神和情緒。征服高蜂,常被人們比喻為奮鬥的目標和成功的標誌。當人們迂回而上,汗流浹背,奮然前行,一股勁地攀登達到頂峰時,一種自豪感和振奮精神會油然而生。這種心理活動,可以增強中樞神經係統及全身各個髒器的功能,促進人體健康。
另外,在登山過程中,還會鍛煉自己克服困難的精神及百折不回的頑強毅力,這對中年人來說,更能增強生活的勇氣和爭取健康的信心。
據研究,登2000米以下的高山,人體較易適應,不會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我國一些供遊覽的名山大川,一般都在2000米以下,身體健康的中年人登這類山,是完全可以的。
當然登山運動也有它的科學方法。首先,應注意掌握運動量。登山的人,一麵需大量消耗體力和能量,一麵又麵臨氧氣壓降低,氧氣不足的情況,因此,一定要有節奏地掌握好活動量。可以運用登一段,休息一會,再前進的方法,使自己的身體逐步適應。中年人參加登山活動,應該是“遊山”,走一走、看一看,絕不能和青年人比高低,要量力而行。開始時,登的高度要低些,速度要慢些,距離要短些,中間休息的次數要多些。
第二,要注意安全。登山最好穿合腳的軟底,並有防滑紋理的膠鞋。山上懸崖峭壁巨岩突出之處最好避開。中年人登山,最好空手拄杖而行,以節省體力,同時最好結伴而行,一路互相幫助,談笑風生,有助於活躍情緒,互相鼓舞,減輕或忘卻勞累。
第三,應注意氣溫的變化。據測定,山的高度每升高150米,氣溫就下降1℃。在一座高1500米的山頂上,溫度要比山下低10℃。因此登高山前應多帶一兩件衣服和雨衣,以備需要時用。
第四,應適當注意飲食。登山時體力消耗較大,營養必須跟上。登山前應吃飽,並比平時吃得稍好些。登山時出汗多,應適當喝些淡鹽水,以補充必要的水分和鹽分。有條件的可備些巧克力或奶糖,以快速補充熱能。
跳舞與健康
跳舞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高尚文娛活動。是一種適宜中年人的體育鍛煉。有人專門做過試驗,跳1小時的華爾茲舞,相當於人們步行2公裏的路程。
跳舞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身體各器官及各部位肌肉得到充分的滋養,加快新陳代謝。實踐證明,在緊張的勞動之餘或晚餐後安排適當的時間跳舞,可以減少消化不良、肥胖、痔瘡、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病症的發生。能夠促進大腦更好地休息,有益於夜間睡眠。某些代謝性疾病患者通過跳舞可以得到防治。如跳舞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
跳舞不是單一的運動,它總是伴隨著音樂,是運動揉於音樂,音樂調配運動的一種綜合活動。優美的輕音樂使人感到心曠神怡、悠然自得,不但使你的精神愉快、增加食欲、恢複體力、消除疲勞、有助睡眠,而且還能治療許多疾病(如精神抑鬱症等),並有明顯的降低血壓及減輕或治愈臨床症狀的作用。科學家研究證明,優美、健康的音樂能使人的大腦皮層出現新的興奮灶,振奮精神;悅耳的旋律和節拍,能促使大腦發育,引起胸部肌肉弛張,加大肺活量。當你隨著悠揚動聽的音樂舞蹈時,身體已分泌了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可調節血流量,興奮神經細胞,並能使胃的蠕動有規律。因此,在高血壓病患者的調養護理與防治中,跳舞具有積極的作用。對過度肥胖者則能達到減肥的目的。美國一位學者認為:“舞蹈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劑。”這是因為適量跳舞能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從而獲得安神定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