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前後,數一數自己的脈搏,這是自我監督運動量最簡便的方法,運動時的脈搏數如果等於170減年齡數,則說明運動量是合適的。但是,還要結合運動時的自我感覺,雖然運動時的脈搏數未達到170減年齡數,而自我感覺有明顯的不舒服,也說明運動過量。
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
中年人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偶有不慎或運動不當可能會出現一些損傷,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驚慌,應根據傷病情況及時救護處理。以下介紹幾種運動損傷的處理:
“抽筋”
這是人們的一種俗稱,實際是肌肉痙攣。“抽筋”時,局部肌肉緊縮成一個“疙瘩”,疼痛難忍。引起“抽筋”的原因主要是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充分,或用力太猛,或遇到寒冷的刺激,或大量出汗體內鹽分損失過多,過於勞累。
腹痛
在長跑時有時出現腹痛,其主要原因是胃腸痙攣引起的。一般表現為脹痛,嚴重時為陣發性絞痛。運動前吃得過飽,喝得過多(特別是冷飲),空腹鍛煉,腹部著冷或吃了不易消化食物等都可能引起腹痛。另外,運動時呼吸節奏紊亂,冷空氣刺激,使運動的肚脾淤血,也可引起腹痛。
運動中出現腹痛時,要停止運動,增加呼吸,手指可以按壓痛處,這樣能減輕腹痛症狀。如疼痛不消,要及時分析原因,有時可能是腹部慢性疾病引起,就應去醫院診治。為了防止腹痛,一般不要在飯後馬上大運動量活動,可以緩慢散散步,1~2小時以後再進行較大運動量鍛煉。運動前要注意做好準備活動,運動中注意呼吸的節奏,不要用嘴吸氣,也不要在運動中間大量飲水(特別清涼飲料),避免胃腸驟然受到冷的刺激引起痙攣。
挫傷
這是身體某部位受到鈍器的撞擊而引起的損傷,出現疼痛、紅腫現象。如果皮下出血,皮膚上可見到青紫色的淤血斑。
挫傷後,應在傷處立即冷敷或用自來水衝洗片刻,再用繃帶包紮,以減輕疼痛和出血。一天以後,可以用理療、按摩等方式促使皮下淤血吸收消除腫脹。如傷勢較重,可以內服和外敷一些治療跌打損傷、止痛消炎之類的藥物。如腹、胸等部位受到挫傷,內髒器官受到損傷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骨折
中年人不慎跌倒易發生骨折,尤以閉合性骨折、骨裂較多見。骨折有時難以即時診斷,其明顯的症狀是局部疼痛、腫脹、畸形、壓痛和震痛等。中年人發生骨折後應立即送醫院治療,並臨時用夾板固定患肢,做好搬運,避免處理不當加重損傷。在運動時,要掌握好身體重心,同時要注意運動場地的選擇,以防滑倒或絆倒。
感冒
進行鍛煉,特別是冬季體育活動,可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預防感冒。但是,如果不注意鍛煉衛生,也可引起感冒。特別是在鍛煉之後,身上出了汗,皮膚血管舒張,體內熱量大量散發,可能造成身體熱平衡失調。此時,不要因身體發熱脫去衣服,最好披上一件衣服,或者很快用毛巾擦汗,回到屋內換一下內衣,避免受風。有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運動時更應注意自己的呼吸要平和,用鼻吸氣嘴呼氣,不要讓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和氣管,防止引起這些部位發生炎症。
強腎抗衰保健功
中醫認為,人的健康狀況、衰老速度、壽命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腎氣的強弱。因此,中年人加強腎功能保健是抗衰與防病的重要途徑。
腎氣充足,性功能則旺盛,可有效地促進身心健康。強腎保健的方法種類很多,下麵僅介紹幾種簡單易行、效果顯著、不會出偏差的自我保健功法。
叩齒咽津翕周法
每日早晨起床後叩齒100次,然後舌舔上齶及舌下、齒齦,含津液滿口,頻頻咽下,意送至丹田。翕周即收縮肛門。吸氣時將肛門收緊,呼氣時放鬆,一收一鬆為1次,連續做50次。另外,大小便時,閉氣停息,咬緊牙關,引氣下行。此法有滋陰降火、固齒益精、補腎壯腰的作用。
按摩湧泉法
取坐位,雙手搓熱後,雙手掌分別緊貼腳麵,從足跟處沿踝關節至三陰交(內踝上3寸,當脛骨的後緣)一線,往返摩擦20~30次,然後用手掌分別搓湧泉穴100次,摩擦時,宜意守湧泉穴,手勢略有節奏感。本法有交通心腎、引火歸源之功,對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遺精、陽痿、早泄、高血壓等症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雙掌摩腰法
取坐位,將兩手掌貼於腎俞穴(第二、第三腰椎棘突之間,旁開1.5寸處),中指正對命門穴,意守命門(第二腰椎棘突下),雙掌從上向下摩擦40~100次,使局部有溫熱感。此法有溫腎攝精之效,對男子遺精、陽痿、早泄、腰痛;女子虛寒帶下、月經不調等,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疏通任督法
取半仰臥位。點神厥(臍窩正中):一手扶小腹,另一手中指點按在神闕穴上,默數60個數,然後換手再做一次。搓尾閭:一隻手扶小腹,另一手搓尾閭30~50次,然後換手再重做一遍。揉會陰:一隻手或雙手重疊扶在陰部,手指按在會陰穴上,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次。揉小腹:雙手重疊,在小腹部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圈。此功法溫運任脈,疏通督脈,培補元氣,調理陰陽。久煉可有疏通經絡、滋陰補腎、調節任督衝帶等脈功能,對前列腺炎、泌尿係結石、子宮疾患有良好的防治功效。
上述功法,即可單項做,亦可綜合做。隻要認真堅持鍛煉,就能使腎氣旺盛,陰陽協調,精力充沛,從而起到防治疾病、延緩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