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中年女性的生理特點(1 / 3)

中年,是成熟了的時期,無論在身體上、心理上,還是在社會工作、地位等各個方麵,中年都是比較成熟而穩定的。從身體的結構與機能方麵來說,女性到中年已進入一個較穩定的階段。

如《黃帝內經》裏說:“四十歲,五髒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這裏的“平定”、“大盛”皆是言中年已是成熟而定型的階段。同時中年又是向老年的過渡階段,中年後期則會出現某些衰老的現象。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和重視這些改變,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以致危害健康。

心血管生理功能的特點

人的心血管活動具有顯著的年齡特征,一般地說,心血管的功能在青春發育期的末尾,便達到了一生中的頂點,之後就漸漸減退,近來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病理普查,發現冠狀動脈狹窄在中年時期發展最快。心輸出量從30歲到80歲,約減少30%,中年女性在運動或其他負荷時心率和心輸出量的增加都較年輕人少,且負荷解除以後的恢複時間也較長,所以,中年女性所能負擔的運動量和勞動強度都不及青年。有的中年女性由於不了解這一點,因過重的體力負荷或高度的精神緊張而導致心肌代謝、心肌耗氧量過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液供不應求,心律失常乃至驟停。這就是有的中年人發生猝死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中年以後,對血壓的反射性調整能力也減退,因而容易出現高血壓病,以及體位性低血壓。

神經、精神活動的特點

人的精神活動是以精氣為基礎的,而精氣藏於五髒,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誌。”因此,五髒的盛衰就決定了精神活動是否正常。女性到中年,精神活動比較穩定,這表現在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與抑製過程比較平衡,創造性的思維可達一生中的最發達時期,表現出經驗豐富和精力充沛的特點,且理解力增強,往往補償了機械記憶的下降。但中年女性神經傳導和突觸傳導的速度,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而減慢,所以中年女性對外界各種刺激的反應速度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

女性進入中年後期,由於腦細胞不斷減少,大腦逐漸萎縮,重量減輕,致使腦組織內的水分、蛋白質、脂肪、核糖核酸等的含量及它們的轉換率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且因為腦內褐色素的增多,影響了腦細胞的正常功能,表現為腦力勞動能力降低,記憶力漸漸減退,睡眠欠佳,現實生活逐漸缺乏感情色彩,此種情況在女性的後期將越來越明顯。因此,延緩腦細胞的衰老變化,減慢中年女性的腦細胞的各種衰老變化過程,是中年女性保健工作的又一重要任務。一般來說,人腦有很大的潛力,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就達140億之多,有人推算,一生之中,實際使用的腦神經細胞隻占總數的1/3.因此,中年,仍然是創造性思維的“黃金時代”。

呼吸功能的特點

中年以後,肺髒功能減弱,清濁之氣的交換能力降低,最大通氣量減少,使得中年人的呼吸功能低於青年,這也是中年人體力不如青年人的重要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中年初期,女性的呼吸功能一般都很旺盛,但隨年齡的增加,胸廓前後徑逐漸增大,胸廓活動亦漸受限,肺組織的彈性降低,肺泡擴大,肺總容量及肺活量均漸減少。上述這些改變都可能導致氧的肺擴散容量減小,也就是中年人氧氣通過呼吸膜的擴散能力不及年輕人,如30歲的人最高肺活量可達5.7升,40歲時隻有5.1升。與此同時,呼吸道的粘膜逐漸萎縮,粘膜的纖毛功能及保護性咳嗽反射的敏感性降低,造成氣管的分泌物易儲留,因而容易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人的呼吸係統與外界環境直接相通,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影響。因此,在不同環境、不同工種條件下生活的中年女性,其呼吸功能的差異可能很大。據觀察,在各種有害氣體條件下,或在各種粉塵環境中工作的中年女性,其肺功能顯著地比其他工種的同齡人差。為了保持呼吸係統的健康,必須大力減少空氣汙染,如從事有害職業的職工應該多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實踐證明,體力勞動或進行體育鍛煉時,肺通氣量可增大幾倍到十幾倍,從而吸入更多的氧,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中年女性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這樣肺與氣管的功能可以增強,全身的健康狀況通常也比較好。

消化代謝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