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女性人到中年,既承擔著贍老撫幼的義務,操持著繁重的家務,又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每天忙碌於單位、家庭之間,身心疲憊,殫精竭力,因此正是需要加強養生保健的關鍵時期。中醫認為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有精、氣、血、津液,對中年女性而言,應當重視以下環節:
女性以“血”為根本
中醫認為血是人體各種生理活動能夠正常運行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眼睛由於血的滋養以能夠看清世界,手足由於血的供應以能夠拿取東西和行走,烏黑的頭發、聰明的智慧等等一切生理活動和組織器官都離不開血的營養作用。對於女性而言,因有乳汁、月經、生兒育女等生理現象,血容易消耗而不足。由於中年女性擔當著家庭主婦的同時,又要工作與學習,不僅體力、腦力的消耗量增加,而且特殊生理現象對血的損耗也增加,就更需要得到血的補充,所以中醫認為“婦女以血為根本”。
有人說:我的血紅蛋白、紅細胞水平都在正常值範圍,非常健康。這部分人是不是就不存在血的保養問題呢?其實中醫所說的血虛與西醫說的貧血概念並不相同,如果紅細胞減少,血色素降低,出現麵色蒼白,口唇、指甲不紅潤,西醫認為是貧血,中醫也認為是血虛,在上述情況下中西醫的觀點是一致的。但中醫認為的血虛表現遠遠超過單純的紅細胞、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如血虛還可出現頭發變脆且缺少光澤和彈性、眼睛視力下降、乳房過早下垂和不豐滿、產後乳汁稀少、月經量由多轉少、月經由鮮紅變得淡紅等等,這種情況下,即使血中紅細胞、血紅蛋白、血清鐵、葉酸都正常,中醫也認為有血虛的表現。由於中年女性的特殊生理特點,故更需要注意血的保養。
女性以調“肝”為重
中醫認為大多數女性疾病都與肝有關,這裏所說的“肝”與西醫所說的肝髒有所區別。原因是,肝的經脈經過了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子宮、卵巢、輸卵管,還經過乳頭、頸部、頭部太陽穴側直至頭頂。因此,中年婦女常見的月經、帶下、妊娠、產後、乳房病、甲狀腺疾病及血管性頭痛等都與中醫的肝經有關。經脈是內在髒器與體表和其他組織聯絡的通道,也是營養物質運輸的路徑。如果肝的生理功能發生變化,就會影響肝經的正常功能,造成肝經所聯絡的各個組織器官發生異常,甚至產生疾病。保護好肝,保持肝經的暢通,對各相關部位的保健具有重要意義。
精神上的抑鬱、憂思會直接影響肝的生理功能。中醫稱怒、喜、憂、思、悲、恐、驚為七情。每一個正常人都存在著以上七種情緒的變化,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懂得如何去掌握七情變化的度,而該怒的時候不怒,該喜的時候不喜,硬性地去壓抑自己的情緒對健康是沒有好處的。但如果過度過長時間的情緒變化,而又不能及時進行調節,同樣會影響健康,甚至產生疾病。中年女性由於生理、家庭、工作、社會各方麵的原因,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因心情不舒暢而抑鬱少歡或煩惱多思,日積月累容易影響肝的生理功能,所以很多亞健康狀態和疾病都與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有關。中醫認為肝髒是一個多氣少血的器官,所以一旦心情不愉快,便很容易造成氣的流行不暢,出現胸悶、脅脹、腹部脹滿,甚至產生乳腺增生、乳房纖維瘤、甲狀腺腺瘤、月經不調及消化道疾病。所以對中年女性來說,調養肝髒尤為顯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