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兩款紅外夜視眼鏡
紅外夜視裝置有紅外夜視瞄準鏡和紅外夜視眼鏡兩種,後者主要是套在頭上使用,且出現的時間比紅外夜視瞄準鏡稍晚。
美軍於1960年代研製出了最早的紅外夜視眼鏡,但是其不能安裝在士兵的頭盔上使用,且眼鏡和電池采用分離式設計,使用非常不便,故急需開發出更緊湊的夜視眼鏡——AN/PAS—5紅外夜視眼鏡誕生了。
AN/PAS—5夜視眼鏡由頭座和鏡體組成,且頭座和鏡體采用分離式設計。頭座的設計與普通眼鏡的鏡框相似,采用橡膠材質,其上帶有尼龍掛帶,用於套在使用者的頭部。尼龍掛帶上設有一個卡扣,可以調節長短,以適合不同頭圍的人使用。鏡體的設計與雙筒望遠鏡相似,左右各帶有一個鏡筒,每個物鏡可進行±3.5°的視度調整。由於該夜視眼鏡采用紅外線照射原理,因此其上設有紅外照射燈,設置在兩個鏡筒的中間。但是以當時的技術而言,其紅外照射燈的強度並不太高,因此AN/PAS—5夜視眼鏡不適合單獨使用,最好配合搭載在戰車上的搜尋燈使用。出於上述原因,AN/PAS—5夜視眼鏡的配發也很有限,一般都是配發給戰車上的人員使用。
美軍於1960年代末在越南戰爭時期采用了AN/PAS—5夜視眼鏡的改進型——AN/PAS—6袖珍型紅外夜視眼鏡,其是為了在夜戰中供己方士兵照射地圖和羅盤儀而製作的,因此外形非常小巧,甚至比M16步槍使用的30發彈匣還要短得多。該夜視眼鏡由紅外照射燈和鏡身兩部分組成,可以拆卸和組裝,紅外照射燈和鏡身上分別設有開關,可單獨控製。紅外照射燈設置在兩個鏡簡的中間上方,有兩種型號,一種采用樹脂材質,另一種則采用合金材質。鏡身采用合金材質,使用專用電池供電。鏡身左側貼有銘牌,其上印有夜視眼鏡的製式名稱,其中紅外照射燈的製式名稱為“MX—7987、PAS—6”,鏡身的製式名稱為“SU—43/U紅外夜視眼鏡”,兩者組合成一套的製式名稱為“AN/PAS—6紅外夜視眼鏡”。
美軍AN/PVS—2微光夜視瞄準鏡
相對采用紅外照射燈的紅外夜視瞄準鏡,采用像增強管的微光夜視瞄準鏡屬第二代夜視瞄準鏡,其技術得到長足進步。
美軍最早使用的微光夜視瞄準鏡是1964年研製成功的AN/PVS—1夜視瞄準鏡,該瞄準鏡內設有十字分劃調節和物鏡焦距調節功能。很快,美軍對AN/PVS—1夜視瞄準鏡進行改進,並於1967年成功研製出AN/PVS—2微光夜視瞄準鏡。AN/PVS—2瞄準鏡研製成功後即投入越南戰場使用,一直持續生產到1975年。
AN/PVS—2瞄準鏡的原理是利用月光和星光等微弱光線,通過像增強管將其圖像增強4萬倍,並最終形成肉眼可識別的影像。這種利用微光的原理,可使夜視瞄準鏡不再安裝紅外照射燈就可單獨使用,電池也由鉛酸蓄電池改為幹電池,因此微光夜視瞄準鏡相比紅外夜視瞄準鏡設計更緊湊、小型化。但是早期微光瞄準鏡也有一個致命缺陷——內電路沒有設計電源自動切斷回路(現代微光夜視瞄準鏡已設有電源自動切斷回路),如果照射的光超過一定量,就會損壞像增強管,造成瞄準鏡損壞。
AN/PVS—2瞄準鏡全長444mm,由於瞄準鏡內設有像增強管,因此瞄準鏡的直徑相比於紅外夜視瞄準鏡粗一些。電池倉設置在瞄準鏡上方,其內設置1節6.7V幹電池為瞄準鏡供電,在常溫下可持續使用20小時。電池倉左側設有一個開關按鈕,按鈕上有“ON”和“OFF”字樣。電池倉右側貼有醒目的黃色銘牌,銘牌上印有注意事項,警告使用者不能在高亮度情況下打開電源、使用瞄準鏡,以免燒斷像增強管。
為了獲得較多的光線,AN/PVS—2瞄準鏡物鏡設計較大,直徑達95mm。目鏡護筒為橡膠材質,其設計可以貼緊射手臉部,防止漏光。目鏡護筒上的眼孔處設有一個蓋,當射手眼部與目鏡護筒貼緊時,此蓋可自動打開,射手可實施觀察瞄準;而當射手眼部離開目鏡護筒時,此蓋即自動關閉。目鏡護筒前方設有一個調整刻度盤,可對目鏡進行5~4°的視度調整。瞄準鏡下方帶有瞄準鏡安裝座,瞄準鏡安裝座的左側及下方分別設有一個調整刻度盤,可調節十字分劃的高低和方向。
AN/PVS—2瞄準鏡使用的收納箱有兩種,其中1960年代製作的為鋁合金材質,而到1970年代以後則改為樹脂材質。(全文完)
編輯/鄭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