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度重視采礦安全工作,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的關係。煤礦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正確的認識到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要考慮到經濟效益。不僅要立足當前利益,而且還要考慮到長遠利益。故此,在進行煤礦生產過程中,要統籌考慮,全盤安排,將安全排在第一位,在確保安全管理到位的前提下,才能夠追求經濟效益。切實加大安全管理方麵的投入,做好采礦安全防護和應急措施,不僅要做好安全的應急處理,還要做好預防,以確保采礦安全管理到位;
二是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製。首先,在進行安全生產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獲得安全許可證,加強安全監察,確保煤礦企業得到監督與處理。安全監察部門必須切實做好調查摸底,全麵摸清調查情況,做好煤礦企業安全等級鑒定,從而對安全許可的審批管理。其次,實行全程安全管理,堅持將事前安全控製與事中安全控製為主,並與事後安全控製相結合,便於在平時巡查中,可以盡早及時發現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及時有效地消除安全問題,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從根本生降低安全隱患。第三,實行全員安全管理。將安全管理與全體員工績效聯係起來,實行責任、權利相互捆綁。對於采礦安全管理績效中成績突出的人員,應該使其享受到更高的績效工資待遇,給予更多的獎金;對於安全管理績效中績效比較差的人員,甚至是因此而造成重大的損失,就隻能夠讓其享受到比較低的待遇。對於失責者,應該嚴肅追究責任。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增強員工的責任;
三是加強安全預防控製及隊伍建設。首先,做好采礦安全設計。從采礦預防設計入手,盡可能地做好采礦設計工作,以確保采礦安全的預防措施得到科學合理地設計。全方位、多角度、盡可能地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製定預防措施。其次,加強安全應對控製。啟動采礦安全應急措施,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能夠在第一時間采用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最後,加強采礦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廣泛招納人才,將采礦安全管理方麵的專業人才招募進來,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同時,應不斷健全和完善培訓機製,采用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工作與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發揮以老中青的“傳”、“幫”、“帶”作用,從而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
3 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采礦事故分析,才能夠從中找到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從而從中吸收教訓,總結經驗,為今後做好采礦安全管理提高可靠的參考依據。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采礦事故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視采礦安全工作,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的關係,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製,嚴格遵循安全管理要求,加強安全預防控製及隊伍建設,積極創新采礦安全管理方法,從而不斷提高采礦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蔡雄.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知識經濟,2013,2:105.
[2]黨斌.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3:172,174.
[3]餘豔.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1:111-112.
[4]張忠東.關於煤礦井下采礦安全管理的探討[J].低碳世界,2013,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