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討
基礎科學
作者:劉新榮
摘 要 采礦中,如果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近年來,雖然我國采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得到了明顯的下降,但是,煤礦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采礦事故分析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根本上提高采礦安全係數。基於此,筆者將本文命名為《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討》。首先對采礦事故發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煤礦采礦事故的有效防範措施;最後對全文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交流,提高采礦工程安全管控水平的提升,以不斷促進采礦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從而確保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得以有效的實現。
關鍵詞 采礦事故;安全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D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9-0114-02
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采礦企業,必須在采礦工程中切實加強安全管理,切實針對采礦事故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可以從中找到原因,從而為做好采礦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故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確保安全高效的采礦。基於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采礦分析及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如下探析。
1 對采礦事故發生原因進行分析
采礦事故的發生,有很多錯綜複雜的因素,其中既有客觀存在的,也有人為因素,這些諸多因素造成了多種危險,就容易導致煤礦安全事故。因而作為煤礦生產企業必須高度重視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基於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為了更好地加強采礦安全管理,就采礦事故發生的原因作出以下幾點總結與分析。
一是對安全生產不夠重視。有的煤礦企業管理者沒有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缺乏正確的觀念,一旦遇到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相互衝突的情況,就隻注意到經濟利益,而忽略了安全要求,使安全生產成了毫無實際意義的口號,故此,就容易導致采礦事故的發生。因為不重視,所以煤礦安全投入不足。有的煤礦僅僅隻考慮到煤礦企業的經濟利益,而在安全生產方麵投入很少,從而導致安全管理不到位,導致安全事故頻發。譬如,在安全防護方麵投入有限,沒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從而導致安全事故頻發。
二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首先,沒有實行全程對采礦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往往隻是注重事後安全事故分析,而沒有采取事前事故預防和事中安全控製,導致造成的安全事故後無法挽回。特別一些管理者沒有深入采礦現場,很少到井下去監管,使采礦工作疏於管理,現場勞動紀律鬆散,難以有效地預防控製。二是煤礦現場安全事故預防措施不到位。很多煤礦現場存在著諸多隱患,但是,這些煤礦企業卻不采取任何措施,使得很多隱患問題難以得到有效地清除,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其次,采礦安全設計不到位。在進行采礦設計時,對安全管理不夠重視,而注意到生產方麵的設計,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很高,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最後,管理人員素質太低。由於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專業素質不高,在防範和處理煤礦事故方麵缺乏專業化的手段,導致安全預防與控製能力不強。
2 煤礦采礦事故的有效防範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采礦事故發生的原因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因而在做好采礦事故分析的基礎上,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予以應對,具體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