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探討
基礎科學
作者:楊建國
摘 要 隨著采礦工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不安全因素逐漸顯露出來,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響著采礦工程的生產安全,是導致采礦工程出現安全事故的罪魁禍首,對於采礦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巨大的威脅。基於此,本文以《采礦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探討》為題,分別從采礦工程井巷、采礦和掘進工作麵兩方麵的施工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更好地確保采礦工程安全的進行,為采礦人員的生產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關鍵詞 采礦工程;不安全因素;有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TD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9-0113-02
采礦工程安全生產是確保采礦質量、采礦效率以及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保障。若是采礦工程安全生產出現了問題,那麼必然就會產生極為嚴重的安全隱患,甚至引發一係列安全事故,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或是人員傷亡。因此,采礦企業必須認真分析采礦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從而找出相應的有效對策,以此確保采礦工程生產安全。基於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進行以下幾方麵的分析與探討。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交流,以期確保采礦工程生產安全。
1 采礦工程井巷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對策
在采礦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較多,這些因素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不僅會影響施工安全的進行,而且還會對采礦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因而作為采礦企業必須充分意識到安全在采礦中的重要性,並采取相應的對策,才能更好地確保安全采礦、高效采礦。而就從井巷施工來看,目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較多,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筆者就此展開以下分析。
1.1采區井巷設計不安全因素及對策
在進行采區中部車場的巷道設計時,巷道起坡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單道起坡和雙道起坡。采區中部車場采用單道起坡的方法,其拔口工程量相對較小,能夠節省一付彈簧道岔,還能夠降低一定的人力、財力。若是采區中部車場采用雙道起坡的方法,其拔口工程量就相對較大,除了使用一付彈簧道岔,還應適應一付固定道岔,同時耗費的人力、財力更多。從安全問題出發,在采區中部車場采用雙道起坡的方法最為適宜,雖然耗費了更多的人力、財力,但是,卻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方便,避免了巷道堵塞,確保了巷道運輸通暢,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采礦生產安全。
進行彎道井巷的曲率半徑設計時,若是通過彎道井巷的運輸設備為七噸重的機車,通常彎道井巷的曲率半徑為12m~15m,若運輸設備重量小於七噸,則曲率半徑為9m。若是井巷彎道幅度過大,耙矸機中的鋼絲繩磨損就比較嚴重,極易出現鋼絲繩因磨損斷裂造成人員受傷的情況。若是井巷彎道幅度過大無法避免,從而采取急拐彎的方法,則巷道對麵通過爆破後所掉落下的矸石無法耙徹底,就必然會造成巷道出現上坡現象,這將對巷道運輸安全產生嚴重的威脅。
1.2巷道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
巷道高度偏小是巷道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巷道施工通常采用半圓拱斷麵的形式,且設計的巷道牆高度應大於1.2m。但是在實際巷道施工中,很多巷道牆高不符合這一條件,巷道牆高均在1.2m以下,這樣極易導致安裝高度無法滿足安全生產需求,特別是在巷道架線施工中,極易產生機電事故,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下部車場雙軌間安全間隔偏小也是巷道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之一。一般情況下,下部車場雙軌間安全間隔應大於1.3m,但是在實際的礦井巷道施工中很多下部車場雙軌間安全間隔都不達標,均在1.2m左右,這樣的情況導致雙軌間極易發生擠傷人員的事故,所以,設計下部車場雙軌間安全間隔時必須大於1.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