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媒介產品的社會功能
媒介產品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被當作商品投放入市場,就應該具有其一定的社會功能,媒介經濟學通常將媒介產品的社會功能分為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推銷商品和提供娛樂四個方麵。一般來講,在這四個社會功能中,傳播信息和引導輿論可以歸為媒介產品的政策導向,而推銷商品和提供娛樂可以歸類為市場導向。一般來講,死者很難兼得,一些作品過於偏向政策導向,以宣傳教育為主反而缺乏了娛樂作用,使觀眾難以下咽,而一些作品則偏離了軌道,為了吸引觀眾而忘記了自身的使命。而《甄嬛傳》作為一部暢銷小說改變的電視劇不僅僅是發揮了其市場效應,在政府主導下的教育作用也可以顯現出來。
首先是《甄嬛傳》的傳播信息的功能。傳播信息是指媒介產品所傳達的意義,可以是一種知識性的信息,也可以是娛樂性的信息。而《甄嬛傳》這部電視劇是二者兼顧的,電視劇中所展現的清朝雍正年代正是為大家展現了雍正上位前期九龍奪嫡的曆史故事,也為觀眾在這樣的一個曆史背景下展開故事傳播了信息,即雍正皇帝的曆史知識。其次就是劇中多位妃嬪的官階在中國古代也是有講究的,以前的曆史電視劇對這一類的知識了解不多,使得觀眾對這類知識了解不夠,而《甄嬛傳》對於嬪妃等級的嚴格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觀眾了解古代妃子的階層知識。而且劇中許多對於以前曆史劇的不足和缺漏也有一定的糾正,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觀眾對於曆史真麵目的認識,如劇中各種香草、藥酒等的大量運用也對人們認識這些東西有一定的傳播價值,幫助觀眾擴展了知識,對觀眾了解相關知識有一定的幫助。
其次是《甄嬛傳》的引導輿論的作用。《甄嬛傳》作為一部古裝電視劇,乍看很難有引導輿論的意義。但想到二零一三年的最流行的網絡用語無外乎是《甄嬛傳》中所創造的用語“甄嬛體”。其傳播範圍之廣上至明星下至普通民眾都願意在網絡或是日常生活中用類似文言文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將其視為一種流行趨勢,不得不說是這部電視劇的功勞。此外,電視劇中的經典語言也成為去年乃至今年的流行金句,也成功的成為了網絡最流行語句,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電視還是網絡還是日常語言中“甄嬛體”都是無處不在的,另外,網民們自發的網絡語中將“甄嬛體”與一些時事聯係起來,更是使其影響甚遠。最為重要的是《甄嬛傳》中主要使用的文言文語言也成為大熱,從而引導人們將視線從歐美轉移回自身,引發了對於國學的熱潮,這不得不說也是這部電視劇的一大貢獻,即輿論引導下增強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藝術的吸引力,使得國學在今天能夠再一次換起人們的熱情。
第三是《甄嬛傳》的推銷商品的作用。毋庸置疑,市場經濟下的產品是以推銷自己或相關商品為最終目的,而媒介產品即推銷的不僅僅是自身,也可能有附加的產品效應再此,與實物產品不同的是,媒介產品的商機無限,隨著媒介產品在市場的流通,可能帶來的是其所推銷的事物產品的走俏,而實物產品可能不僅僅是一種而已。《甄嬛傳》作為一種媒介產品,其劇情的引人入勝使得觀眾被吸引,同事電視劇中的事物也隨之熱賣就是一個典型。電視劇中主角們通常用的藥物、香料、補品等都已經成為這部電視劇中的贏家,隨著電視劇而熱銷。例如其中的東阿阿膠,本是作為一種膠原蛋白補品,劇中人物多次提及後成為市場的熱銷品,價格也翻倍增加。這就是媒介產品的推銷產品的功能,因而在市場經濟社會中,植入性廣告或產品的出現即是考慮到這樣的因素,而《甄嬛傳》這樣的熱門劇也不在話下,除了電視劇中出現的產品推銷,主演演員們的推銷也成為了一個賣點,主要演員們的代言廣告等也隨著演員的火紅而被注意,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擴大了產品的銷售範圍。
第四是《甄嬛傳》的提供娛樂的功能。媒介產品作為交易的產品應該以滿足大眾的需求為主,即是要最大限度的滿足觀眾的需求和口味,因而娛樂的性質勢不可或缺的,即滿足大眾口味需求,提供娛樂以消費閑暇時間。《甄嬛傳》這部電視劇雖說是一部充滿惡毒和殺機的宮鬥題材,但其懸念的設置和主人公甄嬛的成長就如一部奮鬥史一般令人唏噓,甄嬛從不諳世事到後來成為一宮之主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現代上班族的心聲,從剛上班的菜鳥到經過一些相互的權利鬥爭再到最後成為主管階層,亦是一個經營自身的過程,這樣的電視劇與現實緊扣,也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加上電視劇本身設置的劇情緊張有序,使得觀眾更是為主人公的命運所牽繞,而劇中一些懲罰的片段和侍寢的片段更是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口味。最後是宮中各個嬪妃之間的鬥爭也反映了現實情況,在工作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攀附在有權勢人身邊,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現實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