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改變的動能
SFBT
作者:許維素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係,台北 10610)
摘 要 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中,讚美的技巧將能協助當事人對其已經具備的優勢資源,有所意識化並懂得善加運用,而激發麵對問題的勇氣與形成有效策略。本文即欲介紹讚美技巧的功能、重要性、原則以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讚美技巧;振奮性引導
分類號 B84
當事人明明就帶著問題前來谘詢,為什麼谘詢師還要讚美當事人呢?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認為,為了協助當事人解決問題,當事人身上既存的優點、過去的成功等例外經驗,是最能優先用來幫助他自己的優勢資源;而讚美技巧的使用,將能幫助當事人看到、意識、強化這些個人的優勢所在。奇妙的是,在當事人能看到自己的優點、資源、成功時,其自尊感會立刻提高,麵對問題的困難感或改變的恐懼感就會減少,對於問題常會產生新的正向觀點,也會更願意著手處理麵臨的困境。
往往,當谘詢師能先讚美當事人的優點,再來討論當事人的問題或困境時,當事人就彷若能站在自身例外經驗的基礎之上來麵對問題,而不易使當事人產生深陷於困境或被痛苦淹沒的窒息困頓感,反而會更有能量地去承擔痛苦並發展解決之道。更為重要的是,若當事人能針對來談議題與目標,更能意識化地多方運用本身優勢、更懂得如何善用既有資源,將容易促進當事人突破目前困境,而真實的提升個人的自尊感與自我效能感(許維素,2013&2014)。
所以,關於讚美的功能與重要性、進行讚美的原則以及技術,是SFBT谘詢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而重要的專業智能。
1 透過讚美,建立正向運作氣氛與合作谘詢關係
談話時,話題的順序是很重要的。想想看,在進行晤談時,如果先討論當事人的優點之後,再進行當事人問題的討論,和一開始就直接討論當事人問題的流程,將會產生什麼差異?――輔導氣氛不同、谘詢關係不同。
換言之,若谘詢師能在晤談之初選擇先讚美當事人,當事人往往會更容易信任谘詢師,而會有更多的表露與傾吐。SFBT的谘詢師在谘詢一開始,常會先詢問當事人一些生活中例行的、簡單的日常事物,讓當事人從容易回答與談論的話題開始,或從他願意吐露的主題為起點,以讓晤談的氣氛輕鬆有趣,如此,不僅能讓谘詢師了解當事人看重的人事物,又能找到可以讚美當事人之處。這樣開場,將會創造一種“正向運作”(yes-set)的氣氛,而有助於後續晤談的順利進行(Steiner,2005)。
諸多的方式舉例如:谘詢師可詢問當事人,喜歡做什麼運動?會跟誰一起去?何時去?彼此的默契如何?然後再詢問:在球友眼中,他是一個具有什麼樣優點的人?或者,可問當事人有什麼嗜好,詢問他喜歡的理由,並再稱讚他的品味與眼光(De Jong & Berg,2012)。谘詢師還可以對當事人說:“知道你很忙,如果你不被叫來這裏,你會做些什麼事情呢?你喜歡做什麼事情呢?”(Berg & Steiner,2003)。甚至,谘詢師會直接邀請當事人分享一些關於他的一些正麵事情(如業績表現、勝任之處)(Macdonald,2007)。必要時,谘詢師也可以用基本資料表格或成功向度清單的方式來與當事人一一了解,並適時以振奮性引導(cheer leading)詢問“你是怎麼做到的?”;對於理解程度較低的當事人,此亦不失為一種具體協助進入晤談的方式。
亦即,啟動輕鬆、容易回答的對話模式以創造正向和諧的氣氛,製造讚美當事人的話題等,都是SFBT晤談的重要開場要素。
2 對細小美好行為的充分讚美,增強良善行為的出現
在看到當事人的優點或進步時,不少當事人身邊的人會讚美當事人,但多會一語帶過。比方說,麵對該月業績第二名的當事人,上司可能說這次表現得不錯,但是下次還可以加油變成第一名;麵對考五科100分、一科60分的青少年當事人,家長在匆匆讚美一句:“有五科100分很難得”,之後,就會急於跟當事人檢討何以那一科會60分。又例如,一些老師經常會以“雖然你很努力,但是你目前的人際關係還是不好”的方式來表示讚美,但是當事人聽到的可能完全是對方的指責。雖然這類的行為是有讚美當事人的舉動,但是並沒有“充分地”讚美之。
另一個例子是,如果一位學生今日打人,大家會找他來教訓,十天後這位學生又打人了,大家也會找他來輔導;但是,這十天中,周圍的成人會有什麼反應或處理?答案往往是――沒有反應。然而,值得思考的是:這十天,這位學生是停止打人的,這算不算是一種“進步”?若谘詢師及周圍的人並不視當事人沒有打人為理所當然或不足為奇的行為,而能改為對當事人這樣的小進步,予以大大讚美與強化,當事人可能會有什麼轉變?當然,如果谘詢師能深入探究了解當事人如何在這十天都做得到不打人的因素,或者曾想打人而能控製自己不動手的方式,又會對當事人有何助益?
所謂“充分地”讚美,就是對當事人“所有的”努力與優勢,都能“對等地”讚美之。要能做到充分的讚美,谘詢師需檢查自己認為值得讚美的向度與程度為何,也需反思如何能夠看到如“停止做錯,就是開始做對的第一步”這種小小的美好表現。
谘詢師表現充分讚美的方式,最簡單的做法之一,就是多問“你是怎麼做到的”之人事時地物相關細節。谘詢師若能在當事人有良好表現、有所進步之處,充分探討、多加停留,將能讓當事人感受到谘詢師對他的進步是關心的、有興趣的,也會覺得谘詢師真的是善意、想幫助他的。同時,如此深入停留探討的讚美過程,將會提升當事人的自信心,也多能致使當事人更加關注自己的優點、更加明白自己何以能有此表現,如此一來,當事人重複表現良善行為的比率、推進進步的可能性,將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