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信箱

藏事寶典

1. 廣東的讀者張先生想了解西藏牧區冬宰的習俗。

每年藏曆十月間,藏北草原的犛牛、山羊和綿羊,經過整個夏天和秋天的精心放牧,一個個長得膘肥肉厚。依照牧區的傳統,人們要將部分牲畜宰殺,一是防止草場超載,不利於牧業發展;二是儲備相當數量的肉食過冬及第二年的食用;三是出售部分牛羊肉和畜產品,換取資金購置生活必需品。藏曆有這樣的說法,藏曆十月是青稞登場的金色月,藏曆十一月是宰殺牲畜的血色月。因此,藏曆十一月是藏北牧民的宰牲節。

藏北牧民宰殺牛羊,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切斷牛羊的血管,一種是切斷牛羊的氣管。先用繩索捆住牛的四蹄,使它失去平衡,摔倒在地,然後拿牛毛繩緊緊縛住它的嘴,使它窒息死亡。屠宰人迅速在牛的胸部割開一個小口,伸手進去掐斷主動脈,使血液流進牛的胸腔。牧民認為這樣殺牛有兩大好處,一是殺牲不見血,符合藏族人愛惜生命、不願看到流血死亡的佛教理念;二是血都儲存在胸腔,便於用來灌製血腸等食品。冬宰之後,當時用血、糌粑和剁碎的下水、零星肉塊製成血灌腸和肉灌腸,再煮上大塊的新鮮肉,供全家享用。而更多的肉,是要儲藏起來,準備藏曆新年甚至第二年全年食用。

2. 北京的網友希望雜誌介紹一下藏式家居陳設。

藏民族一般習慣不用床鋪和椅凳。一般家庭都是靠窗沿牆擺著一圈“卡墊”,形成馬蹄形的環繞形式,或沿兩麵牆擺成直角形,在拐角處或馬蹄形中間安放一張藏桌,供家人或客人圍坐喝茶吃飯。卡墊上麵鋪上漂亮的彩色“衝絲卡墊”。全家睡臥起坐均用卡墊。卡墊一般高30厘米,寬約1米左右,用細帆布做包套,內裝獐子毛或幹軟草。卡墊質軟結實,隔潮保暖。“衝絲卡墊”是用毛紗或棉紗做經緯製成的,它具有編織精密、顏色鮮豔、花紋富有民族特色、經久耐用的特點。

藏民族室內家具主要有藏櫃和藏桌。藏櫃有放書的“比崗”,高約1.1米,上方玻璃對開門。一般放置在坐墊的一角。“洽崗”(意為雙櫃),必須成對,略高於“比崗”,與擺設在屋內正麵沿牆,上麵擺放佛龕。

藏桌高60厘米左右,為麵寬80厘米的正方形,三麵鑲板。一麵有兩扇門。不論藏櫃或是藏桌,表麵都繪有各種花紋、獅子、仙鶴、壽星、八祥圖,四周有回紋、竹節等圖案,色澤鮮豔動人,看上去十分富麗。

幾乎所有的藏式家具都被絢麗的彩繪所覆蓋,有的還有肌理變化。材質多為雪鬆或普通鬆木,相對較軟。需要雕刻的家具則選用稀有的高原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