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藏博會圓滿閉幕簽約投資387億元
藏區要聞
首屆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9月27日18時在拉薩閉幕。本屆藏博會共簽約經濟合作項目33個、總投資額達387億元,西藏自治區還與尼泊爾達成了整合資源、推動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共識,與青海省簽訂了旅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西藏不斷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標準
今後兩年,西藏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資金標準按二類區每年定額提高每人每月100元,三類區每年定額提高每人每月200元,四類區每年定額提高每人每月300元。到2016年補助標準達到月人均1000元,其中二類區達到每人每月500元,三類區達到每人每月1000元,四類區達到每人每月1500元。
西藏首個青少年科技館正式開館
西藏首個青少年科技館——拉薩市青少年科技館10月10日正式開館運營,並於當日起麵向全區青少年免費開放,填補了西藏青少年公共科普場所的空白。拉薩市青少年科技館由江蘇省援建,總投資150萬元,位於拉薩市教育城,總建築麵積近200平方米。科技館由一個序廳和七個主題展區組成,涵蓋風學、光學、力學、電磁學、天文地理學等多個科學門類。
甘肅甘南近九成僧尼納入醫保
近年來,甘南州加大重視對寺廟的管理,同時保障僧人的合法權益。目前,全州88%的僧尼納入了醫療保險,超過一半的僧尼納入養老保險。當地還不定期邀請得道高僧、司法部門工作人員進寺宣講法律知識,偶爾也外請專家組織講課。此外,每年組織寺廟管理人員和頗有影響力的高僧培訓學習。
西藏特產直供落戶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並步入電商時代
首個拉薩淨土健康產業展示廳近日落戶新發地國際農產品批發中心。首批進京的有22家資質齊全、質量過硬的非公企業的產品,包括藏藥瑪咖、蜂蜜、藏紅花、聖水係列、青稞係列,還有藏香、犛牛絨等產品。西藏農產品還在京東網上銷售,高原特產開始步入電商時代,消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享用天然、綠色的高原特產。
西藏首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申請進入國家級行列
西藏首個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尼洋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正在申請進入中國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行列,並已通過中國科技部初審,專家考評組於10月底赴林芝地區實地考評。林芝地區位於西藏東南部,平均海拔3100米,有“西藏江南”的美譽,是西藏經濟發展較快的一個地區,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和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建立可持續發展試驗區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西藏昌都野生馬鹿數量增長顯著達8000多隻
最近幾年,國家累計投資1500萬元,建立了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標本陳列室、管理站、野生動物救護站和動物籠舍等項目,不斷完善保護區內的基礎設施,野生動物馬鹿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繁育。野生馬鹿由2006年的3000隻,增加到現在的8000餘隻。目前西藏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近50個,保護區麵積占西藏國土麵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有效地保護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
西藏2020年將實現鄉鄉有氣象站
目前,西藏已初步形成區、地、縣、鄉、村五級的氣象防災減災體係框架,實現村級“天氣預報員”全覆蓋。西藏氣象部門今年還開發了區、地、縣三級綜合氣象業務平台,開展了縣局現代氣象業務綜合平台一體化試點工作。自治區氣象局提出,努力構建具有西藏特點的氣象服務體係,到2020年實現“縣縣有局、鄉鄉有站”的目標。
西藏已完成4.0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
2014年,西藏自治區危房改造任務6.33萬戶,全區下達補助資金10.83億元。截至9月底,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已完成4.05萬戶,占全年建設計劃的64.1%,受益人口達到14.4萬人;正在建設1.78萬戶,占全年建設計劃的28.2%,已備料計劃近期開工有4884戶,占全年計劃7.7%。
雲南省迪慶州將按“一五一”布局打造世界級生態旅遊區
迪慶州將按照“一個集散中心、五大國家公園、一條精品環線”的布局,最終建成生態最好、環境最優、和諧發展、永久品牌的世界級精品生態旅遊區和中國藏區最具特色的國際旅遊勝地。加強與滇、川、藏毗鄰地區在基礎建設、旅遊項目建設、市場開發促銷、交通網絡對接、旅遊線路共建共享方麵多層次、大範圍的區域旅遊的協作合作,通過聯合策劃一批跨省區的旅遊專線,推出旅遊便利化措施,實現客源的合理流動,拓展旅遊業發展的空間,最終促進旅遊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