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雲則可以將售賣土地所得錢財用於開墾遼南荒地項目上麵,在遼南開墾一千萬畝耕地,差不多要投入四百萬兩銀子。
這筆錢如果要方雲或者王永民來出的話,整個山東的發展都要陷入停滯狀態。
王永民雖然已經全麵接管了山東的商稅,山東六府的商稅一個月接近一百萬兩,但他手下同樣有一大批人要養,破虜軍和山東地方兵軍餉也都是由王永民提供,要王永民一次性拿出四百萬兩銀子,根本不現實。
方雲的身家在秋收之後倒是漲了不少,全山東農墾公司旗下的土地已經超過了一千萬畝,佃租都是兩成,所以秋收完之後,方雲入賬兩百萬石。
但折成銀子的話,也就隻有一百萬兩,還得給一萬餘名農墾公司的工作人員發工資,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年光是工資都得發出去三十多萬兩,剩下的還不足七十萬兩,距離四百萬兩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雖說方雲還有其他生意,但是一個月也隻有幾十萬兩而已,就算全部拿出來,也無法湊齊四百萬兩,而且方雲如今家大業大,教育、公路、武器、裝備、水利工程等各方麵都要花錢,已經無法再向以前一樣,將全部的資金投入到開荒中去。
但如果將遼南的土地售賣給地主的話,隻需要出售一百萬畝就能獲得四百萬兩銀子,在資金管夠的情況下,最多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一千萬畝耕地的開荒任務,而地主開墾的一百萬畝耕地,不但不用方雲出錢,每年還能為方雲提供一筆可觀的田賦稅。
“督軍,出售遼南的土地,我不反對,但如果收成都歸地主了,還有那個佃戶會願意去給他們種地,地主雖然貪婪,但也不是傻子,這麼明顯的道理他們肯定知道。
依我看,還是降低每畝的售價,然後按山東這邊管理方式,將地主限製在兩成。”
王永民不反對賣地,遼南那麼大一塊領地,如果全靠官府去開墾荒地的話,沒有五六年的時間都無法完成,賣給地主或者商人不僅可以得到一筆錢,還可以借助地主、商人財富,加快開發遼南的速度。
反正遼南的適合開墾的荒地那麼多,就算一畝隻賣一二兩,隻需要賣個五六百萬畝,不要說在遼南開墾一千萬畝耕地,就連繼續在山東開墾一千萬畝土地的錢都有了。
方雲笑著道:“遼南和山東不同,那裏地廣人稀,土地問題不想山東這麼迫切,而且遼南還隨時有可能被建奴入侵,風險比較大,對地主、商人們吸引力不大。
再加上遼南土地現在還一片荒蕪,如果我們再限製地主隻能收取兩成地租的話,除非我們把建奴全部消滅了,否則就算一兩一畝也很難賣出去,否則一旦遇上建奴入侵,他們就會血本無歸。
但如果土地收入全部歸地主所有的話,那就不一樣呢,相比兩成佃租,他們的收入等於是翻了五倍,就算碰上建奴入侵,但一年隻要保證他們能豐收一次,賺到也是在山東相通土地的2.5倍,同樣隻坐地收租,這個利潤足以讓山東的那些大戶動心了。”
“這一點我倒還沒有想到,但是土地裏的收成都歸地主了,那地誰來種呢?難不成讓地主自己來種地?”
經過方雲這麼一說,王永民也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簡單了,土地的確是地主、商人擁有致命的吸引力,但那要看哪裏的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