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蘇東坡的養生之道(1 / 2)

蘇東坡(1036~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不僅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文學家,同時,對養生之道也頗有研究。蘇東坡養生最大的特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為之一:長服四味長壽藥

有一次,蘇東坡的老朋友張鄂拿著一張宣紙請他寫幾句關於養生長壽的要訣。蘇東坡點頭答應說:“我得到一個戰國時代養生長壽的藥方,效果很好,現在就書贈給你吧!”說著,龍飛鳳舞,一揮而就。張鄂定睛細看,隻見上麵寫道:“四味長壽藥: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蘇東坡笑著解釋說:“養生長壽的訣竅,全在這四句詩裏。”

所謂“無事以當貴”是說:人不要把功名利祿、榮辱得失看得過重。如能在情誌上任性逍遙,隨遇而安,無事以求,比大福大貴更能使人終其天年。功名利祿可以讓人顯得高貴,但成為達官貴人,並不等於健康長壽。隻有高尚的情操,樂觀、豁達的性格,樂於助人的品行,才是奔向健康之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所謂“早寢以當富”是說:吃得好,穿得暖,居住舒服,並非不等於健康長壽。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對老年人來說比獲得任何財富更加寶貴。良好的起居習慣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中國民間早就流行有“早睡早起身體好”等諺語。蘇東坡在一篇文章中曾向友人詳細地介紹過自己睡眠養生的具體方法:上床後平臥,將身體的各個部分安放穩當,讓身體各部分落在實處,重心有所依托,選擇並保持一個舒適且放鬆的睡姿。然後閉上雙眼,排除雜念,靜靜地傾聽著自己發出平緩、深長的呼吸。待全身上下有血脈和暢通順之感時,睡意就會襲來,自然就能步入夢鄉。“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鍾。”看了蘇東坡惠州流放時寫的這首描繪自己睡覺的詩,人們不能不佩服詩人養生有術。

所謂“安步以當車”是說:人不能過分講求安逸,俗話說“人未老,足顯老”,而以步行來替代騎馬乘車,是預防“足老”最有效、最便捷的健身方法。

所謂“晚食以當肉”的意思是:用“已饑方食,未飽先止”來代替對美肉佳饌的貪吃無厭。蘇東坡還是一個古今聞名的美食家,十分注意營養的合理攝入,講究葷素搭配,且注意烹飪在養生中的重要作用。後人從流傳至今的菜譜中許多用東坡命名的菜肴,如“東坡肉”、“東坡羹”中,可以想象到蘇東坡對飲食養生是何等的有研究。

有所為之二:堅持三條養生經

元符三年(1100年)八月,蘇東坡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從今以後每頓飯酒不過一盅,肉不過一碟,即使來了需特別款待的貴客,餐桌上的肉菜也不能超過三種。為了將這條養生規矩貫徹始終,每次有人請他赴宴,蘇東坡總是先把自己的飲食原則向來人說明,主人答應按他的規矩上菜敬酒,蘇東坡才答應去赴宴。否則,便辭謝不去。

有人問蘇東坡為什麼要對自己的飲食攝入限製得如此苛刻,蘇東坡的回答是:“我這樣做,是為了實踐自己在飲食方麵奉行的三條保健原則。這三條飲食養生原則,一是安分以養福,二是寬胃以養氣,三是省費以養財。”用現在的大白話講,就是:在飲食上不講排場,適量有節,安分守己,這樣不僅能保養脾胃營氣,延年益壽,而且還能減輕人民和社會的負擔,節省國家或個人的錢財開支。蘇東坡的上述三條養生經不僅總結概括了他的飲食旨要和養生之道,亦是他人生理念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