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經濟學視角下的盜版現象分析
經濟視野
作者:謝婷
摘 要:本文運用微觀經濟學中的市場供求分析原理對目前世界上廣泛存在的盜版行為進行了分析,指出盜版現象存在的社會根源和經濟原因,並對反盜版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盜版;反盜版;市場基礎;經濟效益
一、引言
當前,盜版現象已屢見不鮮,很少有人沒用過盜版軟件、沒看過盜版硬碟、沒聽過盜版音樂,沒買過盜版圖書,而正版產品卻門前冷落。雖然我國早在1990年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對盜版侵權行為是明文禁止的,大多數人也都知道盜版是非法的,但盜版不僅未被徹底清除,反而有愈演愈烈之趨勢。這是因為盜版現象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根源。
二、盜版存在的原因
盜版產品為什麼能長盛不衰?與其存在著一定的社會和經濟原因有關。
1.技術背景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電腦,一些電腦愛好者對於加密與解密技術非常精通,正版產品的加密對於他們來說已形同虛設。另外,比如文字、光盤等複製產品使得盜版變得更加容易。
2.市場現實基礎
(1)市場需求
正是因為市場存在著盜版需求,所以就有盜版存在的必要性。一般人的第一感覺都會認為“盜版”是市場中不好的東西,但消費者卻在實際的行動中給予了支持。消費者在市場中作出購買行為時,主要受價格和質量兩方麵的影響,而盜版正好提供了一個低兼的價格,而質量也與正版差別不大。
比如,Microsoftomee2007正版售價高達3000元,而盜版十元錢就能買到,並且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兩者的質量差不多。
(2)企業供給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企業是否生產某種產品,往往是由其利潤決定,所以企業生產盜版產品,不僅僅是因為盜版產品有市場需求,更多的是因為盜版產品相對於正版產品來說,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生產價值。
比如,一張正版的係統光盤售價可能會達到數千元,生產企業扣除一些研發成本、管理成本、市場推廣成本等等外,可能剩下的利潤少之又少;而一張盜版的係統光盤,僅僅隻需要複製就可以快速得到幾千張,這讓生產盜版光盤的企業收益非常樂觀。
(3)盜版存在的其它基礎
盜版製品在種類和引進速度上比正版產品更加有優勢,因為正版產品的引進必須先取得版權才行,而盜版產品種類繁多,選擇性也強;再者,政府作為一個倡導機構,其內部也不乏使用盜版產品的。雖然在打擊盜版的市場宣傳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在真正落實具體措施的過程中還是力度不夠。
三、盜版存在的經濟福利效應
我們可以通過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和社會總福利這三個方麵來闡明這一點。
(1)消費者剩餘方麵。盜版產品,由於價格的低廉,一方麵,使之前購買力條件不允許的消費者也能買得起盜版產品,增加了他們的消費者剩餘;另一方麵,也吸引了一些之前已經購買過正版產品的消費者改用盜版品,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多消費者剩餘,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