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SOA架構的中學精細化管理模式研究(1 / 3)

基於SOA架構的中學精細化管理模式研究

學術研究

作者:劉正岐 邵澤雲

摘 要:利用開放式標準和協議,基於SOA架構的集成解決方案,建立一個統一的、標準化的、靈活性強的和可擴展的業務綜合管理平台是信息管理係統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解決方式運用在學校精細化管理中,可以有效解決學校教育過程中的業務種類、業務數據不斷增長和用戶數不斷增加的管理係統的適應性問題,從而可以加快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有效實現教育的全麵信息化。

關鍵詞:SOA;數據共享;服務;數據中心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5)02-00-02

0 引 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全國各大企業、部門、學校都在發展信息化建設,對中學而言也是如此。從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來看,目前仍然存在著數據源多樣化、數據分散、核心係統之間難以對接、數據存在大量冗餘、數據處理效率低下,新增的信息管理係統無法與原有係統很好地融合等諸多問題,而利用新的SOA架構技術即可全麵解決中學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1 SOA架構介紹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麵向服務的架構)是一種分布式的軟件組件模型。在該模型中,一個應用程序被設計成為一組相互交互的服務過程,使得係統中的部分服務能夠利用其它的服務,同時不需考慮其所在的物理位置,任何的業務被作為一個服務使用。應用程序中不同的服務功能通過相關的接口來連接,使得構建在係統中的服務功能可以一種統一和通用的方法來調用,我們把這種沒有強製綁定到特定的實現上的接口特征定義為服務之間的鬆耦合,它能夠隨著應用程序中每個服務的內部結構和實現過程的改變而繼續存在並具有一定的靈活性[1,2]。SOA本身是一種軟件架構,而不是局限於某個技術的組合,它超越了技術的範疇,SOA的關鍵內容是服務。

實現SOA架構主要使用Web服務技術,采用SOAP、WSDL、UDDI等標準協議,最終實現不同係統間跨平台、跨編程語言的互操作性,實現高度的可集成性,SOA技術應用在中學管理係統中,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係統間的耦合,提高數據的重用性。其優越性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麵:其一,SOA架構可以通過在應用係統的對外接口上采用一致的標準進行封裝,使原來的應用係統無需修改就可以和不同的平台兼容,應用係統在集成時可以采用一致的接口標準來進行雙方的係統集成,避免了原資源的重複規劃和部署;其二,SOA架構本身提供了一種稱之為鬆散耦合的機製,通過使用HTTP、XML、SOAP等標準協議,可以隻使用一種通用的接口標準就可以集成調用其他係統的服務,在此實現過程中,無需考慮服務內部的實現細節;其三,SOA架構中的注冊中心UDDI可以WEB服務的方式存放所有應用係統的實體信息,包括一些交互式參數,係統可以以無人參與自發的方式尋找、發現、集成新的應用係統並且提供新的服務,隻要服務提供者在注冊中心注冊了自己所能提供服務的數據信息,就可以被本架構中其他任何係統的服務請求者發現並申請使用[3]。

2 中學精細化管理

2.1 中學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理念。精細化管理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從企業、軍事、政府部門及各大中小學校,應用範圍在不斷擴大。在學校管理中,為了優化管理結構、提高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實現對學校教育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學校精細化管理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學校的管理工作要突出重點,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有別與政府行政部門,在學校所有的管理都是圍繞學生進行的,如何教好學生,如何管理好學生,如何讓學生高效獲得所學的知識,如何提升教師的水平,如何讓教出來的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等;二是學校管理覆蓋的環節要全麵,從學生、教師、再到後勤保障等都要全麵做到位,組織機構要健全、合理,人員分配要合理使用;三是學校管理要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要針對不同的機構,不同的管理對象製定合適的規章製度,並且要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