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物聯網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學術研究
作者:王猛 夏晶晶
摘 要:在這信息技術發展的第三次浪潮中, 物聯網產業作為萬億級市場規模的產業,河南應該早做規劃,爭取一席之地。在河南省物聯網產業發展之初,如何對未來產業的競爭力培育做好規劃並按照既定線路進行物聯網產業競爭力的培育,是河南省物聯網產業發展之初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提出適合河南物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兩項重要舉措:培育物聯網產業專利競爭力和加強物聯網技術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物聯網;產業規劃;發展策略;專利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5)02-00-03
0 引 言
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競爭力的形成是由多種要素互相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抓住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從矛盾的主要方麵出發,在發展物聯網產業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彎路,培育出適應河南特點的本區域物聯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影響物聯網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可以概括為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包含新技術數量和技術人員力量,這兩個因素互相影響,互有製約,若想有所突破,首先必須培育專利技術的競爭力。
1 培育物聯網產業專利競爭力
製約沿海發達地區企業物聯網技術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是授權專利和技術人員,製約內地欠發達地區的企業物聯網技術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是研發經費投入和銷售收入,這表明不同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差異性。有專利基礎的企業應努力將已有的專利技術上升為國際標準,打破很多關鍵技術被日美壟斷的局麵,占領技術領域的製高點。目前中部地區物聯網企業大多停留在靠大量資金投入進行技術創新的傳統階段,若要取得核心競爭力,還是要依靠專利的授權來推動技術競爭力的提升。因此,作為中部省份的河南,若想領跑此次以物聯網產業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物聯網關鍵技術上就必須多出專利。
1.1 河南物聯網技術專利現狀
本課題選用中文關鍵詞為:物聯網、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RFID)、無線通信、全球定位、傳感器、無線傳感器網絡(WSN)、無線接入及其同義詞,利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中國專利數據庫為數據源,數據采集至2014年11月14日,檢索到物聯網技術關鍵領域的發明授權18 820件,實用新型24 608件,外觀設計3 720件,按申請信息地址設為不同省份查詢,河南的物聯網專利授權數量為659件,在中部七省中排名第5,僅為江蘇的1/7;發明授權83件,中部地區略高於河北,僅為北京的1/19。無論在專利產出的數量上還是在創新性上均處於落後水平,暴露出河南物聯網技術專利薄弱。物聯網產業是技術創新驅動的高新技術產業,專利是發展的引擎。技術領域的選擇、技術生命周期的判斷、申請專利的類型、資助項目的選擇、專利的戰略布局等是專利研發中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麵。河南的物聯網企業隻有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才能在專利方麵取得競爭性優勢。
1.2 技術領域的選擇
河南物聯網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現狀是基礎差、底子薄、高校和科研院所數量少。在這種大環境下,河南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若想取得成績,隻有走差異化的道路,打差異化發展的牌。基礎性技術研發的特點是資金投入大,花費時間長,一般需要多學科多領域的人才進行協作,而應用性技術的研發對人才和資金的要求相對較低,從投入產出的效益方麵分析更適合於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河南企業應選擇應用性技術的研發,短期內有所作為,減少研發的風險。發達國家的物聯網專利,主要集中於數據識別與表示、數據處理、無線電定向、信號呼叫等基礎性研究領域,對於這些物聯網基礎性技術的專利,河南企業可以采用專利許可的方法而獲得,然後進行物聯網應用性技術的研發。科學發現固然重要,但是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推廣應用更能給相關產業帶來競爭優勢。因此,河南省企業和科研院所應該以應用性技術的研究為重點,加強產業化以獲得競爭優勢。在應用鄰域的選擇上,首先考慮到河南是農業大省,提升農業的科技含量,對全省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河南物聯網產業可以選擇農業物聯網技術作為突破口。其次,河南省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可以選擇物聯網技術在采掘行業的應用進行研發。總之,在技術領域的選擇上,不要做大而全,要做少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