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者無疆在路上(3 / 3)

2010年8月,我從宜興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崗位調任宜興市新莊小學校長,從此挑起了一份沉甸甸的擔子。這是一個全新的工作崗位,我深感責任之重大。這所地處城東新區的小學,內部環境與辦學裝備都走在同類學校的前列,我到任之後能做些什麼呢?如何使學校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經過一係列思考,我決定從學校文化建設入手。

學校確立了“培養有中華文化根基的現代人”的育人目標,“書天地獨美,修德藝雙馨”的育人追求,並為之付諸實際行動。如今走進新莊小學,主題鮮明、墨香濃鬱的書法藝術教育氛圍讓人流連忘返。學校先後設計了曆代經典書法碑帖欣賞、文房四寶主題牆、古典青磚習字台、曆代經典碑刻欣賞、經典書法長廊、書法家的係列故事主題牆、大型古典墨韻軒、篆書之美長牆等十大書法教育展示主題,並建成了大型書法社團活動室,每次可容納200多人一起學習書法,還專門設計了校園青磚習字台,讓學生隨處可學、隨處可看、隨處可練。學校精心編印了書法校本教材《氿洲》低、中、高三冊,除了每天中午的書法練習時間外,還專門在各班每周開設一節書法課,專門選派書法老師執教。與此同時,學校每年都要舉行大型“書法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教師書法大比武、“大書法家的小故事”演講比賽、“我愛學書法——學生書法小報展評”、“走近經典”曆代書法大家名作學習活動、學生臨帖書法比賽、家長硬筆書法作品展評、學生千人大型硬筆書法比武等係列活動。今年四月,學校經過精心籌備,成立了“宜興市書法家協會少兒培訓基地”和“太湖少年書法院”,為師生學習書法搭建了新的平台,讓學生、老師、家長都來參與其中,學有所得,受益終生。

“給孩子第二張漂亮的臉,讓學校散發出最民族氣派。”這裏的孩子每天都在“書寫我的精彩”,學校被評為宜興市先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宜興市AA書法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先後有100多人次在各級各類書法比賽中獲獎,學生的書法作品被市政府作為禮品贈送日本、台灣、新加坡客人。

蘊真習靜意自閑:書法與我同行

宜興地處江南水鄉,古稱陽羨,乃著名陶都,大師輩出、底蘊深厚。土生土長的我從小耳濡目染著,練習書法與研究書法藝術、思考書法教育幾乎占據了我的全部業餘生活。

多年來,我埋頭耕耘,潛心研究,從不懈怠,不求聞達,不問收獲,以“虛靜”之心境,讓精神和意向蘊涵於筆墨之中。確實,好的藝術也是表現人生、淨化人性、提高人生境界的一種形式。

在眾多書體中,我獨愛行草書,洗練的線條,清雅的氣息,賞之如沐清風,如飲甘泉。一些行草書作品是興之所至,直抒胸臆,所以常常是揮毫點灑,奮筆立就。因此便有那種雲煙滿紙從天落的筆墨氣韻,那種無意為佳乃更佳的意趣,正所謂“涉筆成雅趣,逸筆草草也從容”。

在師從著名書畫家儲雲先生以來,書法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我的作品曾入展由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首屆草行書作品展、全國首屆楹聯展、第七屆全國刻字展、第十二屆國際刻字藝術交流展、全國青年書法家邀請展、國際佛教書畫展等國家級展覽,並數十次在全國大展賽中獲獎,2004年行書冊頁榮獲太博會藝術展書法類唯一金獎。書法作品及文章發表於《中國書法》等書法專業報刊。

“知、止、定、靜、安、慮、得”,書法是一門心靈的藝術,一幅好的作品不但要感人,還要讓人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陶冶,精神得以升華。這就要求書者在掌握高度嫻熟的技法基礎上,修養高尚的品格和深廣的內蘊,用常人不能忍受的磨煉,感悟自身真實的內心。“兼心養術”“研閱窮照”,使書法作品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線條、點畫、筆墨奇妙藏真,韻味盎然。我認為師法古人卻不囿於既定之法,兼取古法為己所用,獨造心境,蘊真習靜。

清人張問陶的詩裏曾寫道:“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多年來,我不僅堅守傳統,而且轉益多師,十分重視“字外功夫”的磨煉。工作之餘,博覽群書、愛打乒乓、研究紫砂、鑒賞紅木……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觸類旁通,追求藝術境界的互融,更追求“淡定養心蘊真習靜,讀書補膽藝術怡情”。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新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