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求讓學生幸福的學校教育(1 / 1)

追求讓學生幸福的學校教育

管理智慧

作者:王文忠

我們江蘇省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是一所建於2004年的九年一貫製實驗學校,創辦至今隻有短短的九年時間。在這九年的辦學時間裏,我們以“文化校園、生態課程、魅力教師、活力課堂、綠色質量”為工作思路,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探索、追求一種讓學生感到幸福的教育。

我們按現代化校園的標準進行硬件建設,一切設施達到國家標準,空間布局、設施配置等體現現代化學校要求。不僅擁有圖書館、藝術館、多功能室內體育館、大禮堂、校園科技館、科學宮、種植園,還擁有多功能報告廳3個,演播室1個,各類活動室應有盡有,為學生發展興趣、展示特長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我們遵循“和諧校園”的規律發展學校,積極營造生態化的校園自然環境。精心設計綠化,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並配以雕塑、壁畫、櫥窗、文化石、文化竹、文化長廊等加以裝點,使整個校園成為一本“立體的教科書”,為學生發展提供了適宜的室內外學習、生活環境,使學生在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中自然自在地成長。

我們努力建設一所文化的校園,以文化人,高度重視以人為載體的動態文化的培育。一是打開校門,引進文化資源。童話大王鄭淵潔、中國工程院雷達專家賁德院士、南京大學鄭毓信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束定方教授、著名語文教學專家姚衛衛、心理專家元旺德教授、《做中學》編輯曹偉、新一代知心姐姐,還有各行各業的家長誌願者等,都被請進學校做專題講座。二是走出校門,帶領學生在地方曆史文化基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農場、科技館開展各類社會實踐體驗活動。三是充分發揮古今中外經典在學生成長中的熏陶作用,把圖書館、閱覽室和咖啡廳、休閑吧結合起來,建成高品位的書吧,使“到六樓喝咖啡”成為華校師生學習生活的“流行語”,使到兒童文學館、國學文學館、外國文學館讀書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常態。校園在高雅中有濃鬱的文化氣息,教師在儒雅中有大師一樣的人文氣質,學生在文雅中有蓬勃向上的活力。

我們把“生態課程”體係建設作為學校的發展重點。堅持學生本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一切以適應和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為最高準則,創設條件,搭建各種平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校擁有一個健康發展的舞台。在課程開設上,既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要求開齊、上足基本課程,又結合自己的辦學理念,形成以“學科+活動”、“基礎+拓展”、“常規+特色”為主體的校本課程體係。近百個校園社團、少年科學院活動構成生動的“百團大戰”,形成了“四校四園”的辦學特色:似軍校,似體校,似藝校,是學校;似花園,似樂園,似家園,是學園。

我們把“綠色質量”作為學校的發展核心。從校長到教師,人人確立“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圍繞“基礎紮實、思維靈活”的教學目標,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的工作早安排;一個班級甚至一個年級的學生,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進入“禮、智、行、善、和、美”、“規範+活潑=成人,優秀+特長=成才”的培養體係。千方百計地提升質量,開發潛能,文科重“養”,理科重“訓”,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素養,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全麵發展。

我們將“魅力教師”的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有力保證。把每一位教師都作為一門課程來規劃、開發,強隊伍,固根基,想方設法激起教師的工作熱情。以“肯教書、能教書、教好書”為標杆,堅持用“八氣”強化師德:為人處世講正氣,團隊合作講人氣,對待工作有火氣,學術研究有才氣,應對挑戰有勇氣,做人做事要大氣,工作品位要洋氣,教學實績要牛氣。用名師工作室引領、“五星教師”評比等強化師能,抓教師隊伍建設,塑造一支“學生喜愛、家長尊重、同事佩服”的優秀教師團隊,保障學校持續健康發展。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十八大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追求讓學生幸福的教育,是我們自覺踐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積極探索。讓學生幸福的教育,必然是標準化的、生態化的、人文化的,同時又是人本化的、效能化的、科學化的。隻有這樣,促進每個學生全麵而有個性地發展,才能真正實現。讓學生幸福的學校教育,才是真正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