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豐富的社團活動為童年成長打底
學校按照善於合作、學會探究、敢於創新的要求,建立了門類齊全、名目豐富的學生社團,主要有思維訓練營、古詩文吟誦、禮儀社團、航模船模組、小牛頓實驗室、巧手家政、科技小發明、小製作、民樂隊、合唱組、舞蹈隊、田徑、兒童畫、電腦、文學社、交際口語等19個,供學生自主選擇參加社團活動。當孩子們參與著他們喜愛的活動的時候,校園裏散發出勃勃的生機和活力。
三、用“愛和感動”點燃校園記憶的亮色
有人這樣說:對於自由快樂的心靈來說,童年是一個人時間坐標裏永恒的精神故鄉。而長大則是一出悲劇,一出從這個故鄉漂泊出來沒有歸程的悲劇。
作為教育者,要努力減少孩子長大過程中的灰蒙黯淡的色彩,在童年這段人生最無憂無慮、最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中增添更多的歡喜快樂的因素,讓童年真正成為一個人生命裏的快樂老家和精神故鄉。童年的快樂和幸福是不能給予的,需要捍衛,更需要引導孩子自己去創造。所以,我們願意成為通向兒童世界的使者,一手牽著幸福的教育細節,一手牽著爛漫兒童,讓他們成為好朋友,使童年在教育細節中得到溫暖潤澤,讓教育細節因為童年而彰顯人性和個性,孩子的校園記憶也因為幸福細節而明亮絢麗。
從哪裏捕捉細節?以什麼為基點創造細節?我們成立了幸福校園、幸福教師、幸福活動、幸福課堂、幸福節日、幸福儀式、幸福評價、幸福聯動8個項目部,每個項目部由責任人和幾名核心成員組成,進行有心研究、無限創意、無痕設計、常態記錄、動態反思、學生親曆、教師指導,打造最具影響力的經典幸福教育細節。從而彙合組成涵蓋學校教育的100個幸福細節,以此構築起原生態的教育樂園。
歸納一下,我校已創意設計和隨機生成的教育細節主要有三大類:
第一類是關注學生精神成長的——主要是幫助學生確立和培養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等。我們感覺到人的精神成長不是教師教導出來的,而是在有價值的教育生活細節中得到逐步實現的。我們設計了“一周一驚喜”、“入學儀式”、“六一歡樂交響”、“畢業儀式”、“口述曆史”、“爭卡奪章”、“時間愛心銀行”、“幸福的家庭”、“和諧的社區”、“給力的基地”等教育細節,旨在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孩子的心靈得到健康成長。這不僅對學生當下的成長產生積極作用,而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第二類是關注學生才情培養的,如“小法蘭克福書展”、“校園明星”、“校長特別推薦”、“二小特色禮儀”、“個人讀書報告會”和“特殊技能測試站”。我們還利用一些設施,帶領孩子們開展“我與幸福說說悄悄話”、“讓幸福來敲我的門”等主題體驗活動,讓幸福的感受和體驗真正融進孩子的校園生活。這些細節,旨在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第三類是校園環境設施的細節。在行動中我們發現,“幸福教育”不能僅僅強調表麵的、淺層次的幸福,如果那樣很容易使學生形成幸福就是感官的享受的片麵認識。所以我們在校園設立“挫折角”、“苦難穀”等設施和空間,讓學生在挫折中確立完整的幸福觀。同時,我們設置更多正麵的景點和小品,如“幸福的林子”、“幸福的小山坡”、“幸福小河”等幸福角落,讓校園充滿幸福的氣息和味道。
讓幸福融入細節,在細節中品味幸福。幸福的細節,是孩子校園記憶中的一抹亮色,放射出耀眼奪目的光彩。
童年是什麼?有人說,童年是一首詩;也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還有人說,童年是一首歌……我們說:童年是一道彩虹。教育猶如一支神奇的畫筆,引領孩子們自由揮灑、盡情描繪,在校園的天空畫下一道七彩斑斕的虹——赤橙黃綠青藍紫!
給孩子美好的校園記憶,把校園建成原生態的教育樂園。
(作者係江蘇省江陰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