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美好的校園記憶
管理智慧
作者:周勤偉
教育是什麼?愛因斯坦說過: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裏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菁菁校園,藏著無數美好記憶。教室裏琅琅的書聲,操場上躍動的身影,花園裏你追我趕,走廊上嬉戲打鬧……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麵,定格在腦海;譜寫成一首動聽的歌謠,回響在耳旁;發酵成一杯甘醇的美酒,回味在心田……我們無法重度過去的美好時光,唯有用心將那份純真珍藏。”
這是我校的一位學生畢業時寫給學校的一段感言,教師們傳閱後都被感動了。真的,或許多年以後,孩子們會忘記一個數學公式的推導、一段優美文字的欣賞和一個英語單詞的發音,但發生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關乎人性、人情、人文關懷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細節肯定銘刻在心。
教師的一個微笑、一次愛撫、一句表揚,同學間友愛的幫助、真誠的笑臉,自己的一次快樂經曆、幸福體驗,一次全身心投入的活動……都將定格成童年記憶中最深刻最讓人回味無窮的畫麵。
有人說:孩子的校園記憶就是對教育的評價。那麼,美好的校園記憶就是對教育的美好評價嗎?我們在追問,也在追尋。
我們江蘇省江陰市第二實驗小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創辦十多年來,逐漸形成了優秀的辦學傳統,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開創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在“引領孩子創造幸福”的辦學思想指引下,我校秉承“放飛七彩童年,奠基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創造幸福教育百個細節,建設原生態的教育樂園”的辦學願景。我們以課題“基於兒童幸福的百個教育細節的校本研究”為抓手和載體,努力打造“幸福教育細節”這一特色品牌。
給孩子美好的校園記憶,是我們基於兒童幸福的教育細節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追求教育過程與結果雙重幸福的理想,也是我們執著堅守的教育情懷。
一、以“玩和快樂”還原校園記憶的本色
玩是童年成長的主要方式,快樂是成長體驗永恒的主題。玩與快樂就是孩子的天性,就是我們教育的起點。讓教育回歸生活的本體,回歸教育的本真狀態,就是我們捍衛金色童年、嗬護孩童本色的承諾與行動。
1.還教育以生活的本來麵目
我們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支配時間,過一種愜意、快樂、完整的教育生活。讓童心、童真和童趣在校園隨處流淌,使校園成為動感地帶和陽光花園。
清晨,當孩子們背著書包滿懷期待地走進校園,一天的校園生活也就拉開了序幕——
自主晨間:自由支配,自主管理。朝陽初升,操場上、香樟樹下、長廊中、教室裏,隨處可見孩子們晨讀、晨練、晨掃的身影。參加社團的孩子們進行著每天早上半小時的集中輔導與訓練。不管有沒有老師,孩子們都興致勃勃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休閑課間:動靜結合。動到戶外,以項目活動為主;靜在室內,以休息、課前準備為主。下課鈴聲一響,孩子們拿著繩、毽就近活動。人手一繩一毽,分年級製定標準,進行過關考核,使“2+1”(掌握兩項健身方式和一項藝術愛好)落到實處。片刻休閑,換來片刻放鬆。
多彩午間:兩個時段,有張有弛。第一段是11:50之前,以戶外活動為主。音樂聲中,好動的孩子來到戶外踢毽子、跳繩、做遊戲,玩得不亦樂乎。好靜的孩子有的會約上小夥伴,漫步在特色小園裏賞樹賞花;有的三個一堆、兩個一夥湊在一起閑聊;也有的捧起課外書在長廊裏讀得津津有味;大操場上,散步的、下棋的、看書的、做遊戲的各得其所。第二段從12:20開始,安排30分鍾,進行閱讀與寫字的指導。午間是多彩的,孩子們遊戲著,玩耍著,快樂著,享受著。
陽光體育活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的是上午半小時的大課間活動,內容是體育活動與課間操加舞蹈操隔天進行。體育活動項目多達幾十個,天天輪換,班班不同。學校自編的舞蹈操,更是動感十足,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分散的是下午三節課後的課外活動,學校統一編排,保證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開展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