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每位師生在“力爭優秀”中“成就自我”(1 / 2)

讓每位師生在“力爭優秀”中“成就自我”

管理智慧

作者:邱夢標

“力爭優秀,成就自我”這八個字是對我們江蘇省句容市第二中學曆史精神的最好概括,也是我們二中人與時俱進、不斷進取的力量源泉。

一、力爭優秀,成就適合學生的教育

有人說,教育行政部門是“規則的製定者,平台的搭建者,資源的調配者”,實際上這句話也適用於學校管理。學校管理的職能就是圍繞“提高質量”設計高效的管理機製,優化師資,優化課程,合理配置校內外資源,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1.讓管理有細節支撐

製度的建設最忌零散、單一、冒進,製度應涵蓋全員、全方麵和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規矩成方圓、管理定乾坤的效果。

比如,為充分發揮科研立校興校的作用,我校以“三單學教案”課題研究為核心,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體係。這個體係包括集體備課、集中研討、二次備課、課例研究、平時檢查、點課檢查、行政人員蹲組等剛性製度,也包括主備要求與程序、研討要求與程序以及句容二中有效課堂的基本要求等操作與技能層麵的要求,使該課題研究既有製度保障,又有操作指導。

2.讓教育有課程載體

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育人”是目標,“教書”是育人方法,“書”是育人的載體,可理解為課程。學校是國家、地方以及學校課程的管理者、實施者,學校的最大職責就在於以“課程育人”。

我們句容二中一方麵以“問題驅動:國家課程校本化教學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為抓手,發揮我校教師的優勢並依據學情特點著力進行國家課程的二度開發。另一方麵,我們也注重德育課程的開發實施,圍繞培育有“二中氣質”的學生群體的育人目標,挖掘校史資源,先後編寫了《烈士精神伴我成長》《優雅人生從這裏起步》《綠葉對根的情意》等校本課程,加強勵誌、理想和文明禮儀教育。同時,我校注重隱性課程建設,建綱琳閣、恒通亭,立校訓石,築筆架山,置誠恒廊,設英語角,掛心語燈……讓校園一步一景,一景一詩。學生行走在幽雅怡人的環境中,浸潤在向上向善的文化裏,樹立信念,陶冶情操,鑄造品格,升華心靈。學校的德育有了課程支撐,彰顯出曆史與現實相通、顯性與隱性共長的特點。

3.讓課堂有規則保障

課堂教學之“效”從哪裏來?我們一方麵通過集體備課等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有效教學水平,力爭使每節課的教學都能做到任務清晰、環節流暢、節奏明快;另一方麵,我們著力修煉課堂管理技巧,以提高課堂實效。

首先,我們突出了前瞻性管理策略研究,要求每個班級在開學上課之前,組織全體學生討論課前準備、課堂紀律、合作學習、作業收交、衛生打掃、集會活動等方麵的程序與要求,並製定課堂守則,以期減少無關與低效的環節。其次,我們組織全體師生討論發生課堂問題時的應對性管理策略,讓每一位師生都明確課堂上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教師該如何處理的規程,以逐步建立民主、和諧、情感相通、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

二、力爭優秀,成就敬業樂業的教師隊伍

一名敬業樂業的教師,不僅要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更應專心於甚至沉醉於教學研究。因為教學研究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最佳途徑,也是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

1.將教學變成研究

句容二中鼓勵教師把自己當成是課程專家,像專家一樣思考為什麼教、教到什麼程度、教什麼和怎麼教的問題。我們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堅持做到在上每一節新課之前,教師都能把握課標,明確教學目標的高度與寬度;都能讀透教材,明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都能通過預習與預測等方式明確學生在學習新知時的盲區與誤區,做到教學進程以任務為引導,以學生的問題為驅動,以問題解決為目的;都能夠明確每節課的教學應該達到的質量標準……這樣的過程就是把教學變成研究的過程。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讓每一位教師都向專家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