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詳細了解受傷史
包括受傷時間、受傷地點、致傷條件、傷情、受傷至就診之間的傷情變化和就診前的急救處理。傷者有意識障礙或因其他情況不能回答問話時,應向現場目擊者和護送人詢問。
(2)重視全身情況的觀察
包括脈率、呼吸、體溫和血壓的測定,注意有無休克征象。
(3)全麵而有重點的體格檢查
包括腹部壓痛、肌緊張和反跳痛的程度和範圍,是否有肝濁音界改變或移動性濁音,腸蠕動是否受抑製,直腸指檢是否有陽性發現等。還應注意腹部以外部位有無損傷,尤其是有些火器傷或利器傷的入口雖不在腹部,但傷道卻通向腹腔而導致腹部內髒損傷。
(4)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紅細胞、血紅蛋白與血細胞比容下降,表示有大量失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升高不但見於腹內髒器損傷時,同時也是機體對創傷的一種應激反應,診斷意義不是很大。血澱粉酶或尿澱粉酶升高提示胰腺損傷或胃腸道穿孔,或是腹膜後十二指腸破裂,但胰腺或胃腸道損傷未必均伴有澱粉酶升高。血尿是泌尿係損傷的重要標誌,但其程度與傷情可能不成正比。
通過以上檢查,如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考慮有腹內髒器損傷:①早期出現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續性甚至進行性腹部劇痛伴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者;③有明顯腹膜刺激征者;④有氣腹表現者;⑤腹部出現移動性濁音者;⑥有便血、嘔血或尿血者;⑦直腸指檢發現前壁有壓痛或波動感,或指套染血者。腹部損傷患者如發生頑固性休克,盡管同時有其他部位的多發性損傷,但其原因一般都是腹腔內損傷所致。
2.是什麼髒器受到損傷
應先確定是哪一類髒器受損,然後考慮具體髒器。單純實質性器官損傷時,腹痛一般不重,壓痛和肌緊張也不明顯。出血量多時可有腹脹和移動性濁音。但肝、脾破裂後,因局部積血凝固,在測試移動性濁音時可出現固定性濁音。空腔器官破裂所致腹膜炎不一定在傷後很快出現,尤其是下消化道破裂,腹膜炎體征通常出現得較遲。有時腸壁的破口很小,可因黏膜外翻或腸內容殘渣堵塞暫時閉合而不發展為彌漫性腹膜炎。
以下各項表現對於確定哪一類髒器破裂有一定價值:
①有惡心、嘔吐、便血、氣腹者多為胃腸道損傷,再結合暴力打擊部位、腹膜刺激征最明顯的部位和程度,可確定損傷在胃、上段小腸、下段小腸或結腸;
②有排尿困難、血尿、外陰或會陰部牽涉痛者,提示泌尿係髒器損傷;
③有膈麵腹膜刺激表現同側肩部牽涉痛者,提示上腹髒器損傷,其中尤以肝和脾的破裂為多見;
④有下位肋骨骨折者,提示有肝或脾破裂的可能;
⑤有骨盆骨折者,提示有直腸、膀胱、尿道損傷的可能。
3.是否有多發性損傷
由於現代工農業生產方式和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多發損傷的發病率日益增高。各種多發損傷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腹內某一髒器有多處破裂;
②腹內有一個以上髒器受到損傷;
③除腹部損傷外,尚有腹部以外的合並損傷;
④腹部以外損傷累及腹內髒器。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在診斷和治療中,都應注意避免漏診,否則必將導致嚴重後果。提高警惕和診治中的全局觀點是避免這種錯誤的關鍵。例如:對血壓偏低或不穩的顱腦損傷者,經一般處理後未能及時糾正休克,即應考慮到腹腔內出血的可能,而且在沒有腦幹受壓或呼吸抑製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處理內出血。
4.診斷遇有困難怎麼辦
以上檢查和分析未能明確診斷時,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其他輔助檢查
診斷性腹腔穿刺術和腹腔灌洗術:陽性率可達90%以上,對於判斷腹腔內髒有無損傷和哪一類髒器損傷有很大幫助。腹腔穿刺術的穿刺點最多選於臍和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或經臍水平線與腋前線相交處。把有多個側孔的細塑料管經針管送人腹腔深處,進行抽吸。抽到液體後,應觀察其性狀(血液、胃腸內容物、混濁腹水、膽汁或尿液),借以推斷哪類髒器受損。必要時可做液體的塗片檢查。疑有胰腺損傷時,可測定其澱粉酶含量。如果抽到不凝血,提示係實質性器官破裂所致內出血,因腹膜的去纖維作用而使血液不凝。抽不到液體並不完全排除內髒損傷的可能性,應繼續嚴密觀察,必要時可重複穿刺,或改行腹腔灌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