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急腹症(1)(3 / 3)

④聽診:腹部聽診有助於對胃腸蠕動功能做出判斷。一般情況下選擇右下腹近臍部聽診,其他部位也可聽診。主要聽診腸鳴音有無、頻率和音調。腸鳴音活躍、音調高、音響較強、氣過水聲伴腹痛,提示有機械性腸梗阻。腸鳴音消失是腸麻痹的表現,多見於急性腹膜炎、小腸缺血、絞窄性腸梗阻晚期。低血鉀時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幽門梗阻或胃擴張時上腹部有振水音。

3.直腸指檢

急腹症患者直腸指檢應予足夠重視。直腸指檢時,注意肛門是否鬆弛,直腸溫度,直腸內有無腫物、觸痛,指套有無血跡和黏液等。盆腔位闌尾炎可有右側盆腔觸痛,盆腔膿腫或積血在直腸膀胱陷凹處呈飽滿感、觸痛或波動。急性膽囊炎起病常在進油膩食物後,右上腹部劇烈絞痛,放射至右肩及右背部。體檢時右上腹部有壓痛和肌緊張。B超檢查顯示膽囊增大、壁厚,並可見膽囊結石影,有助於診斷和鑒別診斷。

急性膽管炎劍突下區劇烈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伴寒戰高熱,可有黃疸。病情加重時可出現休克和精神症狀。B超見膽管擴張及結石影,可輔助診斷。

急性胰腺炎多於暴飲暴食或飲酒後發病,上腹偏左側腹痛,持續劇烈,可向肩部放射。惡心、嘔吐後腹痛不緩解。胰腺投影區可有腹膜炎;可有腹脹,表現為麻痹性腸梗阻。化驗血或尿澱粉酶明顯升高。CT檢查胰腺彌漫性腫大,密度不均,胰腺壞死時呈皂泡征,胰周積液,可確診。

急性闌尾炎通常具有轉移性腹痛和右下腹固定壓痛的臨床特點,當炎症加重時表現有限局性腹膜炎,當闌尾穿孔時則出現全腹膜炎,此時仍以右下腹體征為重。

小腸急性梗阻首發症狀為突然劇烈的腹部絞痛,腹痛時伴腸鳴,疼痛部位常位於臍周,間歇期無疼痛,腹痛時常立即發生惡心嘔吐,嘔吐後腹痛可減輕。高位梗阻嘔吐出現早且頻繁,無明顯腹脹;低位梗阻嘔吐出現晚或無嘔吐,腹脹明顯,梗阻發生後經肛門排氣排便停止。腹部視診可見蠕動波或擴張的腸袢。聽診腸鳴音活躍,有高調腸鳴及氣過水聲。腹部立位片顯示小腸擴張充氣並見明顯的液氣平麵,即可確診。如腹痛加劇呈持續性,出現腹膜炎體征,提示有腸壞死或腸穿孔。B超對腸套疊造成的腸梗阻具有診斷作用。

腹部鈍性傷後急性腹痛腹部鈍性傷引起腹腔內實質髒器和(或)空腔髒器損傷,表現為急腹症的症狀和體征。腹腔實質髒器破裂造成內出血,腹痛持續但不重,臨床主要表現為心率快、血壓低等急性失血征象或失血性休克,腹穿抽出不凝血,B超或CT檢查可顯示肝或脾裂傷及腹腔內積血,診斷即可確定。腹部立位片見膈下遊離氣體提示空腔髒器破裂傷。腹腔內容進入胸腔提示有膈肌破裂傷。腹穿抽出大量澄清液可能為膀胱破裂。抽出胃腸內容為消化道破裂。

第2節檢查技術

常用檢查技術包括X線檢查、CT檢查、超聲檢查,而MRI的檢查的應用相對較少。了解急腹症的影像檢查方法、應用範圍、限度,有助於合理選擇。

檢查的目的在於明確疾病的病變部位、病因、病理變化及並發症等。

一、X線檢查

X線檢查前一般不做胃腸道的清理準備,最好在胃腸減壓、放置肛管、灌腸、給予嗎啡類藥物治療前進行,以保持腹部的自然狀態。

(一)透視及X線平片

透視為最常用的方法,可觀察膈肌運動和胃腸蠕動,通過捫診了解胃腸活動度,除外胸部疾病。也常用於胃腸穿孔和腸梗阻診斷的篩選。X線平片常用攝影位置有:仰臥前後位、仰臥水平側位、側臥水平正位、站立正、側位和倒立正、側位等。仰臥前後位,除少量腹內遊離氣體較難顯示外,其餘病理X線征象均可顯示,因而是基本攝影位置。其他各種位置,由於重力關係,器官及腹內液體均下墜,致使近地側的投影有一定重疊,而腹內遊離氣體及含氣較多的腸袢則上浮,因而顯示在照片的上方側。上腹部病變,多用仰臥前後位和仰臥水平側位或站立正、側位,以便對膿腔進行三維空間定位。胃腸道穿孔、梗阻、外傷、腹腔和腹內髒器感染,則用仰臥前後位和側臥水平正位,以便了解腹內氣體及液體的遊動情況。先天性直腸肛管閉鎖,則多用倒立側位檢查。

(二)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