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急腹症(1)(2 / 3)

③排便情況:如腹痛後停止排便、排氣,常為機械性腸梗阻。腹腔內有急性炎症病灶常抑製腸蠕動,也可引起便秘。大量水樣瀉伴痙攣性腹痛提示急性胃腸炎。小兒腹痛,排果醬樣便是小兒腸套疊的特征。臍周疼痛、腹瀉和腥臭味血便提示急性壞死性腸炎。

(3)其他伴隨症狀

腹腔內炎症病灶一般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如化膿性闌尾炎、化膿性膽囊炎等。重症感染者可有寒戰高熱,如急性重症膽管炎。貧血、休克可能有腹腔內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黃疸見於肝、膽、胰疾病。有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難等,應想到泌尿係疾病。

2.月經史

有生育能力的婦女,準確的月經史、近期月經開始和終止日期對腹痛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如宮外孕破裂多有停經史;卵巢濾泡或黃體破裂常在兩次月經的中期發病。

3.既往史

患者以前的疾病史或手術史對腹痛的診斷也是有價值的,既可排除已根除性疾病,對此次腹痛的診斷也有幫助。如已做膽囊切除術者可排除膽囊結石和膽囊炎;有膽管結石手術史者,應考慮是否有膽管殘餘結石或複發結石;消化性潰瘍穿孔常有潰瘍病史;黏連性腸梗阻多有腹部手術史。

(二)體格檢查

首先對患者全身狀況做一般檢查,然後對腹部體征做重點檢查。

1.全身情況

包括患者神誌,回答問題的能力,患者的表情、體位、疼痛或不適的程度等。患者表情痛苦,麵色蒼白、出汗,仰臥不動或蜷曲側臥,明顯脫水,黏膜幹燥,眼窩凹陷,呼吸淺快等提示病情很重。心率快伴低血壓,說明存在低血容量。膽道疾病可有鞏膜及皮膚黃染。外科急腹症發病初始體溫多正常,如高熱則多考慮感染性疾病。

2.腹部檢查

範圍應包括上至乳頭,下至兩側腹股溝。應按望、觸、叩、聽四個方麵和先後順序檢查。但心肺檢查也不應忽視。

①望診:急性腹膜炎時,腹式呼吸運動減弱或完全消失。全腹膨脹是腸梗阻、腸麻痹或腹膜炎晚期的表現。不對稱的腹脹,可見於閉袢性腸梗阻、腸扭轉等,如有腹部切口瘢痕可能為腸黏連所致梗阻。急性胃擴張可見上腹胃蠕動波。小腸梗阻時,可見階梯樣小腸蠕動波。腹式呼吸淺而快提示存在腹膜刺激征。注意兩側腹股溝區有無腫物或疝,臍周有無靜脈曲張,有無出血點或出血斑等。囑患者咳嗽時出現腹痛的部位是腹膜刺激征的重要體征。

②觸診:是腹部最重要的檢查方法。觸診手法宜輕柔,從主訴非疼痛區域開始,最後檢查病變部位。觸診應著重檢查腹膜刺激征,腹部壓痛、肌緊張、反跳痛的部位、範圍和程度。腹部壓痛最顯著的部位往往是病變所在之處。如闌尾炎早期,主訴疼痛在臍周,但壓痛點卻在右下腹;潰瘍病穿孔出現全腹膜炎時,壓痛仍以上腹病變區最明顯。肌緊張是壁層腹膜受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性的腹肌痙攣所致,且不受患者的意誌所支配,為腹膜炎的重要客觀體征。輕度肌緊張是早期炎症或腹腔內出血刺激引起的。明顯肌緊張見於較重的細菌性感染炎症刺激,如化膿壞疽性闌尾炎、腸穿孔等。高度肌緊張時腹壁呈“板狀硬”,主要見於胃、十二指腸穿孔或膽道穿孔的早期,腹膜受胃液、胰液、膽汁的強烈化學性刺激所致;腹膜炎時間較長時,由於腹腔滲液增加,消化液被稀釋,支配腹膜的神經麻痹等因素,腹肌緊張程度反而減輕。結核性腹膜炎,觸診呈揉麵感。應該注意的是,老年人、衰弱者、小兒、經產婦、肥胖者及休克患者,腹膜刺激征常較實際為輕。

除腹膜炎體征外,觸診還可檢查肝脾有無腫大,有無異常的腫塊,如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常可觸及肝癌的腫塊;急性絞窄性腸梗阻可捫及脹大的腸袢;小兒因蛔蟲團致腸梗阻其腸內蛔蟲團呈柔軟的條索狀團塊;腸套疊呈臘腸樣伴壓痛性腫塊;便秘患者可捫及糞塊積聚的腸袢。男性患者應檢查睾丸是否正常、有無扭轉。

③叩診:先從無痛區開始,用力要均勻。叩痛最明顯的部位往往是病變存在的部位。肝濁音界消失提示有消化道穿孔致膈下存在遊離氣體。移動性濁音陽性是腹腔積液的體征,說明腹腔內有滲液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