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概述
急腹症是一類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需要早期診斷和及時處理的腹部疾病。其特點為發病急、進展快、變化多、病情重,一旦診斷延誤,治療方針不當,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急腹症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是非常重要的。
一、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分析
引起急性腹痛的疾病較多。但是大多數急腹症的原因來自於消化道和婦產科疾病,詳細的病史,細心的體檢,相關的實驗室資料,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合理的綜合分析,仍然是建立正確診斷的最好方法。
(一)病史
1.現病史
要客觀地采集病史,以腹痛作為重點,包括腹痛的誘因,始發的時間、部位、性質、轉移過程等等。
(1)腹痛
①腹痛發生的誘因:急性腹痛常與飲食有關,如膽囊炎、膽石症常發生於進油膩食後;急性胰腺炎常與過食或過量飲酒有關;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在飲食後多見;劇烈活動後突然腹痛應考慮腸扭轉之可能;驅蟲不當可以是膽道蛔蟲病的誘因。
②腹痛的部位:一般來說最先出現腹痛的部位或腹痛最顯著的部位往往與病變的部位一致。因此,根據髒器的解剖位置,可以做出病變所在髒器的初步判斷。
急性腹痛由一點開始,然後波及全腹者多為實質髒器破裂或空腔髒器穿孔。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其疼痛始於上腹,後波及全腹;盆腔炎始於下腹可波及全腹。
轉移性腹痛:主要見於急性闌尾炎,腹痛始於上腹,再轉至臍周,幾小時後轉移到右下腹的固定部位。
牽涉痛或放射痛:如膽囊炎、膽石症出現右上腹或劍突下的疼痛,但同時可有右肩或右肩胛下角痛;急性胰腺炎的上腹痛同時可伴左肩痛或左右肋緣至背部疼痛;十二指腸後壁穿透性潰瘍可致11~12胸椎右旁區放射痛。輸尿管上段或腎結石呈腰痛,並有下腹或腹股溝區放射痛,而輸尿管下段結石則出現會陰部的放射痛。腹腔以外的疾病引起腹痛:如右側肺炎、胸膜炎,由於炎症刺激肋間神經和腰神經分支(胸6~腰1),可引起右側上、下腹痛易被誤診為膽囊炎或闌尾炎。
③腹痛發生的緩急:腹痛開始時輕,以後逐漸加重,多為炎症性病變。腹痛突然發生,迅速惡化,多見於實質髒器破裂,空腔髒器穿孔,空腔髒器急性梗阻、絞窄、髒器扭轉等,如急性腸扭轉、絞窄性腸梗阻等。
④腹痛的性質:腹痛性質反映了腹腔內髒器病變的性質,大體可分三種:持續性鈍痛或隱痛多表示炎症性或出血性病變,如闌尾炎、急性胰腺炎、肝破裂內出血等;陣發性腹痛多表示空腔髒器發生痙攣或阻塞性病變,腹痛持續時間長短不一,有間歇期,間歇期無疼痛。如機械性小腸梗阻、輸尿管結石等;持續性腹痛伴陣發性加重,多表示炎症和梗阻並存。如腸梗阻發生絞窄,膽結石合並膽道感染。應當指出,上述不同規律的腹痛可出現在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程中,並可相互轉化。
⑤腹痛的程度:一般可反映腹腔內病變的輕重,但由於個體對疼痛的敏感程度及耐受程度不同而有差別,缺少客觀的指標。一般來說,炎症性刺激引起的腹痛較輕。空腔髒器的痙攣、梗阻、嵌頓、扭轉或絞窄缺血、化學刺激所產生的疼痛程度較重,難以忍受,如膽道蛔蟲所致膽絞痛,輸尿管結石、腎結石所致腎絞痛,患者腹痛劇烈、輾轉不安。胃、十二指腸穿孔,消化液對腹膜的化學刺激,呈刀割樣痛,患者平臥不敢翻動、不敢深吸氣,甚而拒絕醫生觸摸腹部。疼痛敏感部位的睾丸扭轉疼痛也相當劇烈。
(2)消化道症狀
除腹痛外尚需了解伴隨的消化道症狀。
①厭食: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常先有厭食後有腹痛發作。
②惡心、嘔吐:可由於嚴重腹痛所引起。嘔吐的原因常由於胃腸道疾病所致。因此,嘔吐常繼腹痛後發生。消化性潰瘍穿孔常無嘔吐;急性膽囊炎常伴嘔吐;急性闌尾炎患者嘔吐常在腹痛後3~4小時出現;急性胃腸炎則相反,發病早期頻繁嘔吐;高位小腸梗阻嘔吐出現早且頻;低位小腸或結腸梗阻嘔吐出現晚或者不發生嘔吐。嘔吐物的顏色、內容及嘔吐的量與梗阻的部位密切相關:嘔吐物為宿食,不含膽汁見於幽門梗阻;嘔吐物混有膽汁者提示梗阻部位在膽總管彙入十二指腸以遠;梗阻部位在小腸,其嘔吐物為褐色,混濁含有渣滓;嘔吐後腹痛減輕者支持小腸梗阻;上腹鑽頂樣疼痛伴吐蛔蟲,應想到膽道蛔蟲症;嘔血或吐咖啡樣物為上消化道出血;嘔吐物呈咖啡色,有腥臭味可能是急性胃擴張;嘔吐物為糞水樣,常為低位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