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腎與輸尿管(2)(2 / 2)

(二)免疫治療

多年來已證明人體實性腫瘤內淋巴細胞對其腫瘤細胞有免疫反應,但這種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對自體腫瘤的細胞毒作用往往較低,因腫瘤內有抑製的機製,這種TIL細胞需在體外刺激和擴增,使之對自體腫瘤充分發揮細胞毒作用。正常人類淋巴細胞和白介素2(IL-2)培養能夠產生效應細胞稱為淋巴因子激活殺傷細胞即LAK細胞。一組LAK細胞與IL-2治療腎癌57例;LAK細胞+IL-236例、單純IL-221例,LAK細胞+IL-2組完全緩解(CR)4例,部分緩解(PR)8例,有效率12/36(33%)。IL-2組僅1/21例CR。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即TIL細胞亦可在體外用IL-2擴增,在動物實驗發現這種過繼性的轉移TIL,其治療效果比LAK細胞強50~100倍,並可破壞其肺和肝的轉移灶。其臨床應用的可能性尚在探討中。

(三)化學治療

腎癌的化療效果不好,單用藥治療效果更差。有專家統計37種化療藥物單藥治療腎癌其中以烷化劑效果較好。聯合化療中療效較好的組合為:長春花堿+氨甲喋呤+博菜黴素+Tamoxifem睾丸;長春新堿+阿黴素+BCG+甲基乙醛氧孕前酮;長春花堿+阿黴素+羥基脲+MA。總之多藥治療優於單藥。

(四)免疫治療和化療結合腎癌手術

一組957例腎癌轉移±腎癌複發者應用+擾素ALPHA-2A治療,單用時有效率12%,如與長春花堿合並治療,則有效率24%。有效者2年可能生存者50%~70%,無效者生存10%~15%,理想劑量為幹擾素180萬單位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周3次,長春花堿0.1mg/kg靜脈注射,3周一次。

(五)生物基因治療腎癌手術

目前國際最好的生物基因藥物為——“羥基它裏寧”,對腎癌確切療效,效果顯著。護理腎癌以手術治療為主。Ⅰ、Ⅱ期病例行根治腎切除術。對切除有困難的Ⅱ期或Ⅲ期病例,先行腎動脈栓塞術,縮小瘤體,提高手術切除率。有轉移的病例並非根治術的禁忌證,單發肺轉移時做肺葉切除,仍有治愈的可能。放射治療與外科綜合治療用於需要術前或術後放療的患者,也用於術後複發或轉移的病灶。

1.心理護理:多數患者突然知道已確診患腎癌時,心理上難以承受這種惡性刺激,表現出悲觀失望、萎糜不振、失眠、厭食等。護士應深切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關懷體貼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病護關係。耐心解釋治療的安全性和手術對挽救生命的必要性,以使患者思想穩定,配合治療。

2.術前了解患側腎的病理變化及對側腎功能情況。說明手術後置入各種管道的作用及需配合的事項。為改善患者體質,鼓勵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症。

3.術後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每15~30分鍾測血壓、脈搏、呼吸1次,並記錄,直至患者完全清醒病情平穩後改為1~2小時測量1次,至次日晨。

4.詳細觀察術後第一次排尿的時間、尿量和顏色。如術後6小時無尿或排出大量血尿,應及時與醫生聯係。注意每日的尿量、顏色、性質,必要時留取標本化驗。

5.術後48小時禁食,靜脈輸液以利尿並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如已排氣可給流質飲食。

6.施行腎輸尿管切除術後,須留置導尿管5~7天,注意觀察傷口流或胸腔閉式引流是否通暢、引流量及性質、傷口滲血情況。防止引流管脫落、滲血或漏尿過多,敷料浸濕應及時更換。

7.腎功能正常,無並發高血壓、水腫者,應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入量3000mL,達到自行衝洗目的。

8.對尿失禁、尿漏者,應保持會陰部清潔幹燥。切除範圍包括膀胱者,膀胱造瘺口周圍塗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

(六)預防

腎癌的病因尚不明確。應普及防癌知識,宣傳腎癌可能致癌因素及早期症狀。如有可疑,及時到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控製吸煙。對鉛和接觸放射線人員進行防護監督。

第3節腎盂癌

一、臨床與病理

腎盂癌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典型臨床表現為無痛性全程血尿,瘤體較大或並腎積水時可觸及腫物。病理上,80%~90%為移行細胞癌,常呈乳頭狀生長,又稱乳頭狀癌。腫瘤可順行種植在輸尿管和/或膀胱壁上。

二、影像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