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和輸尿管結石的預防:一是多喝水,每天應喝水2000mL左右,相當於8杯水。在氣候炎熱的季節或大量運動、出汗後更應多飲水,避免尿液過分濃縮,防止尿中晶體沉積。二是減少蛋白質、高尿酸及高草酸等食物的攝取,例如少吃豆腐等高鈣食物及含草酸高的食物如茶、咖啡、可可和芹菜。三是定期進行尿常規、超聲檢查。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
第3節腎癌
一、臨床與病理
腎癌是最常見的腎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中老年,男性多於女性。臨床典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腎癌多發生在腎上極或下極,瘤周叮有假包膜,瘤體血供豐富,切麵為實性,常有壞死、出血和囊變,並有鈣化。
二、影像學表現
(一)超聲檢查
腎癌時腎表麵常有隆起,並可見邊緣不光滑的腫塊,呈強弱不等回聲,如有壞死、囊變所致的局灶性無回聲區。超聲檢查常顯示腫塊周邊和/或瘤內有豐富的彩色血流。發生淋巴結轉移時,於腎動脈和主動脈周圍可見低回聲結節;虹管內有瘤栓時,腔內有散在或稀疏回聲團塊。
(二)CT檢查
腎癌表現為腎實質內腫塊,較大者突向腎外。腫塊的密度可以較均勻,低於或類似周圍腎實質,偶爾為略高密度;也可密度不均,內有不規則低密度區,尤見於較大腫塊。少數腫塊內可有點狀或不規則形鈣化灶。增強檢查早期,腫塊由於血供豐富而有明顯且不均一強化,其後因周圍腎實質顯著強化而呈相對低密度。腫瘤向腎外侵犯,致腎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腎筋膜增厚;腎靜脈和下腔靜脈發生瘤栓時,管徑增粗,增強檢查其內有低密度充盈缺損;淋巴結轉移表現為腎血管和/或腹主動脈周圍單個或多個類圓形軟組織密度結節。
(三)MRI檢查
T1-WI腫塊信號強度常低於正常腎皮質;T2-WI上,腫塊常呈混雜信號,周邊有低信號帶,代表假性包膜。MRI的優點是即使平掃亦可確定腎靜脈和下腔靜脈內有瘤栓,發生瘤栓時這些結構的流空信號消失。增強檢查,如同CT增強所見,腫塊有明顯不均一強化。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日前,腎癌的影像學診斷主要依賴於超聲和CT檢查,多具有典型表現,結合臨床症狀,診斷並不困難,並可進行腫瘤分期。診斷較為困難的是少數囊性腎癌與並有感染、出血的腎囊腫間的鑒別,有明顯腎盂侵犯的腎癌與向腎實質侵犯的腎盂癌間的鑒別,往往需穿吸活檢甚至手術才能明確診斷。腎癌的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效果不理想,亦不肯定,有統計腎癌配合放療對5年生存無影響。
(一)腎癌手術
腎癌手術分為單純性腎癌切除術和根治性腎癌切除術,目前公認的是根治性腎癌切除術可以提高生存率。根治性腎癌切除術包括腎周圍筋膜及其內容:腎周圍脂肪、腎和腎上腺。關於根治性腎癌切除術是否進行局部淋巴結清掃尚有爭議,有的認為淋巴結轉移時往往有血行轉移,有淋巴轉移的病例最終都出現血行轉移,淋巴結分布廣,不易清除幹淨;但亦有人認為,淋巴結轉移主要在腎門附近、下腔靜脈和主動脈區,可以根治性切除,但根治性淋巴結清掃手術發現有轉移灶者,很少有生存超過5年者。腎癌手術時應爭取先結紮腎動脈和腎靜脈,可以減少手術中出血和可能引起的腫瘤擴散。腎癌是多血管腫瘤,常有大的側枝靜脈,手術容易出血,且不易控製。因此,在較大腫瘤手術時,可以在術前進行選擇性腎動脈栓塞,可引起劇烈疼痛、發熱、腸麻痹、感染等,不應常規應用。
腎癌治療中的特殊問題:
1.保留腎組織的腎癌手術:保留腎組織的腎癌手術如雙側腎癌或孤立腎腎癌,以及對側腎功能不好如腎血管性高血壓、腎結石、腎結核、腎盂輸尿管連處狹窄。腎癌較小即<3cm直徑並位於腎邊緣的亦可考慮保留腎組織手術,手術方法為部分腎切除術,亦可將腫瘤刺出。
2.下腔靜脈癌栓:腎癌容易發生腎靜脈和下腔靜脈內癌栓,近年來認為,如未發現局部或遠處擴散,腎癌根治切除術時可同時切除靜脈內癌栓或取出下腔靜脈內癌栓,預後仍然良好。手術時阻斷下腔靜脈應在血栓水平以上,可避免致命的肺栓塞。如血栓延伸到心髒,可在心包內把下腔靜脈阻斷,再切開下腔靜脈,取出栓子。
3.腎癌局部擴散侵犯鄰近組織和髒器:這是腎癌治療中的棘手問題。手術徹底切除腫瘤和其受累的組織是唯一能治愈的方法,這類患者5年生存者不過5%。腎癌局部擴散可伴有疼痛,由於腫瘤侵入後腹壁、骶棘肌和神經根。腎癌直接浸潤肝髒比較少,肝內轉移多於直接浸潤。十二指腸和胰腺受累幾無可能治愈。雖然有遠處轉移,隻要手術可能,多數還是能將原發病腎切除,轉移處病灶還是有可能獲得相當長的存治率,摘除病腎後,血尿和疼痛亦被去除,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