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是指腰部周徑的長度。脂肪在身體內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積的程度,與肥胖相關性疾病有很高的關聯性。目前認為,腰圍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積(即“中心性肥胖”)程度最簡單、最實用的指標。並且,腰圍大於界值(即腹部脂肪增加)是獨立危險因子。
肥胖症患者的營養治療
減肥的中心原則是使身體能量代謝處於負平衡狀態,即一方麵降低能量攝入量,另一方麵增加能量消耗量。在此過程中,應保證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合理攝入及適宜的分配比例,即保持平衡膳食原則。同時,在製定和實施營養治療方案時,必須遵循個體化原則。此外,需糾正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
脂肪肝——飲食控製是根本
脂肪肝發病率的增高,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有著密切關係。
脂肪肝的飲食原則
⊙飲食要規律
許多研究的結果表明,過量地攝食、吃零食、夜食等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可擾亂體內代謝動態,為肥胖症和脂肪肝的患病提供條件。晚餐吃得過多、臨睡前加餐及喜吃零食,也是得脂肪肝的危險因素。
⊙適當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
每天攝入的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以每千克體重1.2~1.5克為宜,各占50%左右。蛋白質具有增強免疫力、保護肝髒的功能。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能促使已損傷的肝細胞恢複和再生。
⊙減少糖類和甜食的攝入
穀類食物中供應的碳水化合物已經能夠滿足需要,過多的糖類會轉變為脂肪,從而導致肥胖,促使脂肪肝的形成。糖類主要通過穀類攝取,應避免攝入含蔗糖類食品和甜食,適當補充蔬菜、水果。超重患者應特別注意限製糖類攝入,純糖類食品更應嚴格控製。
⊙控製脂肪和膽固醇
脂肪過高對肝病不利,脂肪在肝內沉著後,會妨礙肝糖原的合成,並使肝功能減退,因此應限製脂肪的攝入量,每日每千克體重0.5~0.8克即可。每日用於烹調的植物油以不超過25克為宜。對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肥肉、動物肝髒、魚子、蟹黃等應適當控製。
⊙一定不要酗酒
酗酒可引起並加重肝內脂肪沉積。脂肪肝的主要危險因素是日均飲酒量大、年均醉酒次數多、酒齡長。
⊙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12、葉酸、膽堿、鋅、鎂等,均可以促進和維持機體正常代謝,糾正或防止營養缺乏。特別是膽堿,對預防和治療脂肪肝有明顯效果,它能促進脂肪分解,降低血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脂肪肝患者飲食不宜過分精細,主食應粗細雜糧搭配,多食蔬菜、水果和藻類,以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可減少能量的吸收,並增加飽脹感,阻斷膽固醇的肝腸循環,減少其再吸收。膳食纖維包括含纖維素、果膠、木質素等成分的食品以及海藻等蕈藻類。
⊙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的特殊營養治療
該類患者還應堅持低鹽飲食,減少水在體內的瀦留,減輕體質量。減重期間以每天供給1~2克食鹽為宜,待體質量降至正常範圍內,可維持在每日3~5克。
⊙嚴格限製油炸、油煎食品
宜采用蒸、煮、燴、燉、熬等烹調方法,盡量減少脂肪的攝入量,以便控製體重及保護肝髒。
便秘——成千上萬人的困擾
先搞清病因,才能確定是否要食用香蕉和蜂蜜來緩解便秘。如有原發性疾病,應先積極治療病,再考慮飲食幹預。
所謂便秘,是指大便次數太少,或排便困難、不暢,糞便幹結、太硬,量少。嚴格來說,便秘是一種症狀,而非一種疾病。但這一症狀卻困擾著成千上萬的人。
便秘的營養治療原則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多含於粗糧和一些蔬果中,它本身不被吸收,卻能使糞便膨脹,刺激結腸動力。所以,應鼓勵便秘患者每日食用1~2頓粗糧,可選用玉米麵、糙米、燕麥等;同時,多吃纖維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韭菜、白菜、油菜、菠菜、筍類、蘋果等。海藻類食品中膳食纖維含量亦較高,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