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習慣好,讓你與健康親密接觸(3)(1 / 3)

對於條件級的零食,更要加以分辨和選擇。比如,單純用脫水方法製成的肉幹、魚幹、水果幹、海苔,可以適當吃一些,如果添加了太多糖、鹽和鮮味劑,或采用了醃漬的加工方式,則應盡量少吃;乳酪、黑巧克力、酸奶同樣有熱量較高的問題,肥胖的人吃了這些零食,主食就應該相應減少;全麥餅幹雖然纖維素含量較高,但不意味著脂肪含量就一定低,購買的時候應多看看營養成分表,低脂低熱量的當然更健康。

⊙限製級:糖果、膨化食品、蜜餞、奶油蛋糕、曲奇、起酥、鹵醃肉、火腿腸等,最好不要吃

限製級的零食以精細加工為特征,在加工過程中往往會添加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添加劑,如過多的鹽、糖、香精、色素、含鋁的膨化劑、含反式脂肪酸的起酥油以及含有亞硝酸鹽的防腐劑等等,這些都是“臭名昭著”的健康大敵,膨化食品更被稱為“垃圾食品”,是公認無益健康的“壞”零食,最好不吃。

健康零食三原則

第一,不要妨礙正餐。

吃零食不能妨礙正餐,隻能作為正餐必要的營養補充。用零食代替正餐,會造成營養不良;不停地吃零食,會讓腸胃“過勞”,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小孩子吃多了零食會影響三餐,造成偏食、厭食甚至營養不良。因此,吃零食與吃正餐之間至少相隔兩小時左右,且量不宜過多,以不影響正餐食欲和食量為原則。

第二,要選擇新鮮、天然、易消化的食品。

奶類、蔬果類,還有堅果類,很有營養。選擇零食不要隻憑個人的口味與喜好,營養價值及有利於健康才是首選。應該提醒的是,兒童要遠離膨化食品和一些不合格的烘幹食品。

第三,少吃油炸、過甜、過鹹的食物。

兒童最喜愛吃快餐、巧克力、方便麵,而且偏重口感和味道,油炸、甜膩、鹹味重的零食對孩子們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但油炸和過甜的食品含有較多的脂肪和熱量,會增加肥胖的危險,鹹味過重的零食會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危險。

走出零食三誤區

誤區一:吃零食不計較量。

很多人吃零食,單憑自己的口味,常常大量進食一些過甜、過鹹的小食品,比如飲料、膨化食品等。這類小食品超量食用,攝入鹽分、糖分過多,就會在營養、膳食平衡上出問題,引發營養不良及肥胖症等疾病。

誤區二:蜜餞、果脯和水果一樣有營養。

在加工過程中,一些蜜餞、果脯加入了很多糖或鹽,也有些果脯食品中加入了防腐劑、色素、香精等添加劑,經常食用不利於健康,如話梅的含鹽量就比較高,多吃無益。另外,一些蜜餞、果脯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含糖量也高,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就不宜多吃。

誤區三:堅果營養豐富,可多吃一些。

堅果類零食屬於營養豐富的零食,所含纖維素及蛋白質都很豐富,維生素B及E含量也都高。堅果類零食雖然營養高,但其脂肪含量也很高,食用過量也會有發胖的危險。

不同人群不同吃法

⊙兒童應適時、適量地食用健康零食

兒童食用零食除了要做到適時、適量外,也不應根據個人口味的偏好,而應多選擇富含鈣質、蛋白質、纖維素的健康零食,如乳製品、水果、全麥食品等。

⊙孕婦吃零食可拓寬營養成分的供給渠道

水果和乳製品是首選,另外還可以換著花樣地吃些核桃、瓜子、黑芝麻、大杏仁、大棗等,對媽媽寶寶都很有益處。

⊙老年人可把吃小零食作為加餐

老年人消化機能減弱,應該少吃多餐,每天除了三頓正餐外,還應有兩三頓加餐,可以把吃小零食作為加餐。65歲以上老人早餐後2~3小時吃一次零食,可以選擇維生素含量高的蘋果、香蕉、橘子、獼猴桃、西瓜等新鮮水果。

午飯後小憩一會兒,等到下午3點左右來點堅果類的零食如葵花籽、南瓜子、花生、核桃仁、鬆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瓜子、花生、鬆子限製在10粒左右,核桃仁兩個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