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政民互信關係的降低影響問政效果
實踐證明,並不是政務微博開設越多問政效果就越好,政務微博的基本功能不僅是向社會和民眾發布消息,更關鍵的還要體察民情,真正解決民眾的實際所需,將政務微博徹底打造成服務型政府官博才是最實際的效果。當前,對於有一定影響力的政務微博確實對促進政民溝通起到了積極作用,而還有一些政務微博卻出現了更新頻率低,對網民的提問或消極對待,或不及時回應,或置之不理,或敷衍應對,這不僅直接影響了政府公信力,也極易造成輿論震蕩。盡管微博問政已經作為民眾參政議政的實施途徑,然而對於現實社會的權力運行而言,微博問政對於政府工作人員的監督、問責效力還十分有限,尚沒有製度性保障。因此,提升政民之間的互動,付出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問政主體的真實想法,思考每一個問題的真正價值,並積極引導輿論才是民主政治在微博問政中真正發揮作用的意義,也是政務微博提升問政效果的前提。
二、微博問政的引導路徑
為矯正微博問政在實際中出現的突出問題,使其真正成為我國網絡問政的常青樹,需要從以下幾方麵提出引導規範。
1、樹立危機意識
這點可以借鑒上海的舉措,請輿情監測部門的專業人員或網絡輿情領域的專家給各級從事政務微博管理的黨政部門領導幹部和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就當前本地區處於經濟社會轉型階段的網絡輿論生態和輿情應對做專題的係列講座,協助各地方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做好微博輿情監測與分析,把握民意,及時了解各類網絡輿情事件發生的可能。具體而言,可以聯合網絡技術監測部門,采取協同應對策略。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加以實施:首先,可利用人民輿情監測室、東北新聞網輿情監測係統對微博平台的網絡輿情載體進行持續性的篩選、過濾、有針對性地監測;對已經製定關鍵詞的相關議題進行實時監測;對互聯網中不穩定因素的事件進行重點監測。其次,根據監測結果和微博輿情動態,運用分析與研判技術,確定輿情等級,在各級省、市、區、縣政府組建對輿情信息的多層次、全方位的預警係統。最後,第一時間在官方微博中發布事實真相,駁斥謠言,利用專家或官方的權威性言論積極引導民眾理性地思考問題,防止微博輿情進一步升級與擴大。
2、妥善處理民意
江蘇常州的做法值得學習,當網友在微博中抱怨常州環保工作做得不好,要求環保局長辭職,該局長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積極通過微博聯係到該網民,並邀請他到環保局與他座談,認真聽取了他反映的相關問題,並組織人員商議解決的辦法。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將微博看作政民溝通的重要平台,善待網絡輿情,傾聽民聲,采納網民的合理化建議,要特別注意真誠地回應網民質疑,麵對質疑不回避、不拖延、不敷衍。
在微博平台中可以設有市長、區長留言專區,並安排專職微博管理人員,對問題一一及時回複、上報。在各級政府微博中應建立網評員製度,並製定科學的管理辦法。具體要求是:其一,每個管理員在平時必須經常同網民交流,多評論,不管內容是否與本部門相關都要評論,以樹立自身的威信。當發生突發狀況的時候,該管理員可以積極進行輿論疏導,而不是平時不維護,一有突發情況,馬上就會有新的管理員上來表態,說的都是一個腔調;其二,建立網評員的值班製度。根據調研,發現發微博的高發時段恰恰容易出現在晚間,很多網民通過手機終端登錄微博平台,而網評員的發帖高峰很多是在白天工作時間。為贏得輿論最佳導控時機,各級政府官網有必要對網評員建立科學的值班製度,及時應對民眾各種問題,妥善處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