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報道選題側重時政熱點,同時兼顧偏冷話題
在573篇評論中,政治類評論最多,占比43%;其次為社會和經濟類,文化和教育類占比很少。不難看出,紅辣椒評論在選題方麵側重於政治、社會和經濟類時事報道。
網絡時評緊跟社會熱點,在第一時間對事件做出反應,使讀者很快就能了解新聞事實,樹立價值取向,因此廣受歡迎。作為網絡時評的典型之一,紅辣椒評論也遵循一貫標準,將新聞性、重大性、影響性、可持續關注性、建設性等作為文章的選題標準。政治、經濟和社會類選題關乎國計民生,符合以上標準,勢必會成為熱門議題之選。
如2014年發生的“兩名中國乘客在航班上侮辱曼穀空姐致飛機返航”事件、“北京商家貼出‘中國人不得進入’告示”事件等,紅辣椒評論都對此做了分析。
除對社會熱點進行評論之外,“它還積極尋求著更寬泛的元素,如被排除在主流議題之外的一些邊緣議題”。如2014年12月22日紅辣椒評論發表《環衛工休息場所為何總成“畫餅”?》一文,將普通大眾基本關注不到的環衛工休息場所的設立作為選題,循序漸進,深入分析全國環衛工休息場所缺失的現狀,認為“說到底,還是個意識問題”。該評論一針見血,指出環衛部門缺乏意識、環衛部門工作績效考核製度不完善才是根本原因。
正因紅辣椒評論兼顧了時政熱點和冷門話題,因此,它的輿論表達才更完整,才更契合網民的心理。
3、獨特的評論角度
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公眾不再一味從眾,他們希望自身思維和眼界能更開闊。作為滿足公眾求知欲的工具,紅辣椒評論自然非常注重評論角度的選取,以期用獨特甚至“怪異”的角度去契合公眾的求異心理。
比如,針對2014年年末民眾較為關注的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禁止學生過聖誕節一事,紅辣椒評論就發表題為《抵製聖誕節中的權利界限討論》的評論,該文首先在選材上貼近了社會熱點,同時,在討論角度上也另辟蹊徑,在社會公眾幾乎一致性批判該校在文化考量上存在偏頗時,紅辣椒評論卻想到了另外一個角度,認為:
“抵製聖誕節,與其說關注其文化考量,倒不如關注這之中的權利界限。在開放社會的條件下,強行要求學生平安夜必須觀看某一類節目,是否意味著對私權的一種侵犯?”
該觀點出人意料,見解獨到而深刻。
四、“紅辣椒評論”的不足及建議
1、言論情緒化
郭慶光在《傳播學教程》中認為,在說服性傳播活動中有兩種傳播技巧:“一種是通過冷靜地擺事實、講道理,運用理性或邏輯的力量來達到說服的目的;另一種是主要通過營造某種氣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強烈的言辭來感染對方,以謀求特定的效果”。紅辣椒評論的時評頗為辛辣,屬第二種技巧,若運用合理,自會收到良好效果;若運用不當,評論員在肆意批評之後,卻容易忽視理性和思考,導致言論情緒化。
比如,針對此前曾備受關注的“西安某醫院醫生手術台前玩自拍”事件,紅辣椒評論刊文《“醫生手術台前玩自拍”應該善意解讀》。評論本身導向正確,但在紅辣椒論壇的時評聊吧中,仍有部分網友對此事解讀錯誤,甚至演變成毫無依據的謾罵,認為不需要為醫生辯護。在醫患關係日益嚴峻的當下,論壇管理員本應管好跟帖,及時刪除此類言論,平複公眾情緒,但論壇卻疏忽了。
筆者建議,紅辣椒評論要發揮好把關作用,過濾輿論導向不正確的言論,留下理性客觀的網民言論;同時要主動發揮輿論引導力,將公眾的輿論態度導向正確軌道,防止不良輿論的擴大化,以主流輿論塑造網絡公信力。
2、本土化不足
作為湖南門戶網站,紅網的本土性較強,其主要流量來自湖南本地,其立足點也在於湖湘文化。作為紅網一員,紅辣椒評論應與紅網的編輯方針一致,在最廣泛地收集與反映民意的同時,也應穩固根基。然而,隨著評論員身份地域的日益複雜,評論話題的日漸多樣,評論價值觀的日趨多元,它在將評論主客體等拓展到其他省份和地區的同時,漸漸遠離了紅網立足本土的編輯方針。在573篇評論中,很少有針對湖南本地時事展開的評論,有關湖南的評論都是因其全國影響力而發,並非基於湖湘文化,鮮明的地域特色漸漸流失。
筆者建議紅辣椒評論從本地時事熱點入手,培養一批本地評論員,同時將外地的時事熱點進行本地化處理,增強評論貼近性,牢牢抓住本地受眾,因為他們才是網站流量的最大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