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訪部門及其它行政部門的工作效能直接影響公民或法人信訪權利的實現
盡管公民的反映和訴求在程序上必須訴諸於信訪部門,但是信訪問題的解決或解決快慢與行政部門執法主體的公私分明以及工作效能存在極大的相關性。由於任何體製下無不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及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這就必然成為製約和鈍化行政效能的硬傷。盡管信訪工作的製度和條例都明確規定了信訪事項處理的時間,而公職人員的責任意識不足、隻爭朝夕工作精神的不夠,更不消說信訪訴求影響到個別或一些公職人員的私利甚至一些利益同盟時,公民信訪權利的實現就隻能在焦灼的等待中姍姍來遲。
3、權力運行的透明性、陽光性不足彰顯權利飽受漠視,信訪反映很難受到重視,利益訴求也就不易實現
民眾信訪權利實現的不易,很大程度上在於權力無人監督的自覺有限,所以化解問題的關鍵在於權力的公開化和權力運作流程的完全陽光化。由於選舉製度的改革乏力,直選的範圍和程度有限,民眾的話語權、權重與官員陟罰臧否的相關性較低,致使目前社會生活中公職人員敬畏民眾的意識不足。顯然,“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執政要求決非作出規定、製定條例,就解決了製度問題。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權利對權力的充分而有效的監督和製約不足,伴隨權力來源於權利意識的下降,普通公民在政治體係中反映和訴求經過的環節越多,其權利的實現就變得越發困惑。唯有從體製上把普通民眾變成官員的至愛親朋或者能夠剝奪其頂戴花翎的人,方能使得行政人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真正落實為兢兢業業的自覺行動。
社會生活中,涉事的公民或法人無奈地選擇了信訪反映和訴求,若是訴求問題不甚複雜,政治體係工作效能很高,訪民一次去信或走訪就能得以解決,自然皆大歡喜,就怕是普通問題也讓訪民東奔西走、無休無止的,尤其是在信訪保障機製不足或者機製運行不暢情況下,公民的信訪權利就有被虛置化的傾向。這就必須認真探索信訪權利實現不易的破解之道。
三、網絡援手信訪。促進權利實現
隨著電腦的普及和移動通訊技術產品功能的多樣化和價格低位化,越來越多的普通公民通過多種數字設備參與到電腦網絡社會中來。互聯網媒體的透明、開放、張揚等特征,使得公職人員的懶政、庸政等越來越難於隱匿或遁形。披露於報端的,一些行政人置辦了遠紅外線反拍攝係統以對抗監督,這既表明了民眾訴求權利實現困境的破解之道,也表明了權利監督的委實不易。
1、互聯網的開放性、相對獨立性、準入門檻低等為民眾的利益反映、訴求傳達打開了方便之門
雖然傳統媒體也反映和傳達民眾的聲音,但是其報道和傳播時的主客觀性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導致的低吟淺唱,自然使得民眾的呼籲和訴求引起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關注關切有限。而互聯網媒體的開放性、相對獨立性、低準入等特征,使得民眾的反映、呼籲和訴求增加了新的渠道和途徑,尤其是網絡虛擬社區中的身份認同,使得反映和訴求不再是聲嘶力竭的身單影隻,而是素不相識人群呼籲的持續接力,這就自然使得公民或法人信訪權利的實現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