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張揚的個性引發商機無限
在姚明、李娜、劉翔相繼退役後,林丹被媒體和公眾視為中國體育惟一的“巨星”。2015年1月7日,林丹簽約羽毛球運動品牌尤尼克斯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據內部消息,林丹此次把裝備讚助商從原來的李寧更換成尤尼斯克,合同的總金額達到驚人的十年一億元人民幣。對於羽毛球這項在世界範圍內影響並不巨大的運動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天價合約。除了出眾的球技和外形條件,張揚的個性也是林丹頻頻受到商家青睞的關鍵。
在2012年全英公開賽男單決賽中,林丹和老對手馬來西亞的李宗偉又一次狹路相逢,但比賽中李宗偉舊傷複發,被迫退賽。此時林丹創意性地做出一個煽情的舉動,據他回憶:“賽後我當著全場8000多名觀眾的麵脫下球衣送給了李宗偉,雖然這樣的情況一般發生在足球場上,但是我當時也沒多想,隻是自然地想以這種方式表達我對這樣一位對手的尊敬。”
雖然是土生土長的羽毛球選手,但林丹有著“國際化”的情商,以出眾的競賽成績為基礎,“超級丹”在場外同樣殺了個風生水起。林丹對時尚有著敏銳觸覺,他曾嚐試出任設計師,設計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運動服;2015年他還拍攝了一組頗具爭議的大尺度寫真;林丹還頻頻“觸電”,與恩師李永波擔任熱播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的嘉賓;此外,林丹並不介意媒體炒作他與愛妻謝杏芳的私生活,相反還在大庭廣眾下大方示愛。
中國體育有著獨特的舉國體製,包括林丹在內的絕大多數明星運動員都經曆了從小進專業隊,在封閉的環境中訓練比賽的成長環境。這種環境培養出的選手相對歐美運動員來說,在個性上大多不甚張揚、內向寡言,對媒體而言缺乏炒作的素材。眾所周知,在如今這個網絡時代,缺乏個性意味著關注度低,點擊量少,對商家而言請這樣“千人一麵”的體育明星做代言,代言人識別度低,對產品的宣傳也將起到反作用。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體育明星的成長道路有了更多的選擇。以幾位有“個性”的明星為例,姚明奔赴NBA尋求個人發展;李娜勇於跳出體製,和國際化接軌,自己聘請教練征戰四大滿貫;林丹業餘時間主動開拓商品代言。這些體育明星和國際接軌並不能單純視作個人意識的覺醒,是和整個體育產業國際化、市場化大趨勢相輔相成的結果。
三、有個性不能任性。道德和法律仍是底線
從項目的世界影響力和運動成績衡量,目前中國體壇能和劉翔匹敵的惟有遊泳明星孫楊,年僅20歲便在世錦賽男子800米自由泳決賽中奪得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中,孫楊奪得中國男子遊泳奧運會第一枚金牌。在個性張揚方麵,孫楊與劉翔、林丹等相比也是不遑多讓,近年來場外可謂是風波不斷。2013年孫楊與教練朱誌根傳出不和,最終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孫楊的一切社會商業活動,包括個人代言;2013年11月3日,孫楊駕車與公交車相撞,造成一起交通事故,最終警方調查結果令社會嘩然,堂堂的世界冠軍竟然是無照駕駛。國家體育總局遊泳運動管理中心為平息公憤,對孫楊處以停賽、停訓並停止商業和社會活動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