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報道的變化(3 / 3)

2、內容製作的端口前移

內容製作方麵,編輯的任務後期前置,轉向同步編輯。編輯不僅僅進行後期的操作,而且要在新聞發生同步甚至前期就進行搜集熱詞、網羅數據、定位用戶習慣等活動。《赫芬頓郵報》的編輯在前期的搜索信息數據方麵就做得非常成功。該報的編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繼續從事傳統的采編業務,而另外一部分緊盯穀歌的搜索引擎總結熱點詞彙,然後根據熱點詞彙來編寫故事。而後在《赫芬頓郵報》的每篇報道中都含有這些熱點詞彙和短語,受眾隻要點擊這些熱詞就會自動鏈接到其他點擊率更高的新聞中。同時,點擊這些熱點詞彙和短語就會鏈接到站內其他點擊量高的報道中。除此之外,在《赫芬頓郵報》的網站上,每一個視頻的標題下方還會有至少10處的熱詞標簽。“這些標簽試圖把所有人的搜索用詞都囊括其中,確保用戶在搜索時能為赫芬頓郵報貢獻較多的流量。”

四、傳播方式的變化:從單一媒體轉向視聽多媒體

新聞傳播方式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發生了轉變。新聞不再由單一的媒體進行分發,而是通過多媒體對受眾進行信息傳輸。與此同時,新聞自身的呈現方式也由單一化向多媒體融合、視聽兼備的方向發展。

1、新聞由單一媒體轉向多媒體分發

新媒體時代,受眾獲得信息並不是從單一的媒介渠道獲得,而是從多個信息終端渠道獲得。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媒體發布的信息都是一樣的,“從目前來看,媒介融合將帶來的是載體的‘先合後分’的局麵,即各種媒介產品都將彙流到網絡中進行傳輸,而後又分散到各種不同的接收終端,這樣可以保持媒介產品的多樣化。”“比如在道瓊斯,新聞報道的順序是這樣的:道瓊斯通訊社→華爾街日報新聞網站→NBC電視台→道瓊斯廣播→《華爾街日報》紙質版→《smart Money》等係列刊物”。這是因為新媒體時效性較強,往往作為報道的首發媒體,而後電視、廣播會繼續進行跟蹤報道,隨後網頁版媒體進行信息的資源整合後發表深度的調查報道,對事件進行全麵的闡述。因此,現今新聞不僅僅是由單一的媒介進行傳播,而是轉向多媒體進行分發。且各媒體分發內容帶有其自身特色。

2、新聞傳播采用多媒體方式,視聽兼備

2013年榮獲普利策新聞獎的作品《雪崩》是近年來多媒體融合的裏程碑之作。它以文字為主體,同時借助多媒體表現手段,充分發揮了視頻、圖片、音頻的作用。例如,在呈現雪崩發生的現場畫麵時,作者使用視頻呈現的方式,因為相比較文字來說,雪崩視頻的呈現會更有衝擊力。對於主要目擊者的介紹,作者使用視頻的形式且時間較短,這樣不會阻礙讀者流暢的閱讀該報道。而對於一些描述性文字,作者使用音頻的方式增加其視聽效果。“此外,在介紹滑雪場的背景信息時,對於一些大的場景,編輯使用了類似電影的剪輯手段,通過場景的切換和畫麵的動態效果,營造出了好萊塢大片一般的視覺衝擊力。”

除了新聞自身的呈現方式多樣化外,播報新聞的演播室也已經適應多媒體趨勢,進入到了全媒體演播室時代。FOX-NEWS福克斯演播室就采用了全媒體演播室。這個全媒體演播室含有主要三部分:55寸超大觸屏、Twitter消息牆、長度超過11米的視頻牆。在Twitter牆上,有三塊大屏。第一塊是未經證實的消息,中間最大的屏幕是正在播出的記者調查的新聞,而另一塊是已經證實的信息。另外在11米的視頻牆上,主播可以使用遙控器隨時播放一段視頻或者更換他們的位置。這間新聞演播室是為了更好地整合多個平台的信息、迎合用智能手機和移動應用看新聞的觀眾,將報道的視聽性和與觀眾的互動性呈現的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