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這一節點的融合特點卻使後來交通廣播能迅速對微信作出反應:1、針對微博“微電台”作出的節目互動性編排。2、帶動全民的路況信息跟新。3、提供更多便民服務。
二、“反客為主”——交通廣播移動設備與軟件的蓬勃發展(2012年-2015年)
2008年北京交通廣播就開發了自己的移動終端“1039新媒體機”,最初1039新媒體機更像GPS導航儀,如今的易通1039新媒體機M51設置成可通話的智能手機,除了全方位的導航服務還有及時的路況播報、便民公告、金融財經、新聞天氣等。在2012年北京交通廣播又推出了易通1039pad,但是由於其技術的局限相比進口的pad有很多不足,所以使用者比較少。
2009年深圳交通廣播也開發了一款定位為車主用戶的手機客戶端軟件“1062車主寶典”,主要有谘詢、實時路況、違章查詢、飛機航班、天氣預報以及商戶的打折優惠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1062車主寶典在那時已經有了020的初級概念,在為寶典用戶提供商家的優惠券,增強用戶粘性的同時,還可以為合作商家帶來客戶。
與此同時,汽車時代的到來帶動智能交通管理應用技術發展。目前,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係統已在一些地市應用,將城市路麵監控視頻引入交通廣播直播間已成為可能。
三、“東山再起”——交通廣播借助微信公眾平台重新回勢(2014年-2015年)
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微信測試版。2012年推出微信公眾平台。截止到2015年4月,微信認證的交通廣播類公眾號有201家。其中有近130家開通了微信公眾平台的後台開發功能,接入了路線查詢、軌道交通查詢、收費站、加油站、快遞等便民服務功能。此外,在每日推送的信息內容上也增添了駕駛安全知識、汽車保養清潔等服務類信息;在節目傳播上可以實時收聽正在直播的節目,也可以根據需求收聽往期節目,比如,蘇州交通廣播的直播互動功能就做得非常全麵,還可以熱線互動。
2013年1月6日,嘀嘀打車宣布獨家接入微信,據嘀嘀打車創始人程維在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中介紹,全國已經有35萬個司機使用嘀嘀打車,北京6.7萬輛出租車,已經有5萬司機使用嘀嘀打車。與此同時,也就意味著有5萬司機把自己的注意力從交通廣播上轉移到了手機上。這對交通廣播來說又是一個嚴冬,微信公眾平台經過2013年的改版,增添更多的開發服務功能,這也使得交通廣播在2014年又重新找到方向,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微信公眾平台。雖然相比2012年左右微博的傳播盛況,微信公眾平台由於微信本身的傳播隱私限製更多的是在於培養用戶習慣。
到目前為止,交通廣播作為廣播的分支之一,在與新媒體的融合過程中表現出的適應性與創新性比廣播本身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外,在北京、浙江、江蘇、深圳等地,由於其自身新媒體技術與市場的發達,他們甚至做得更多,比如:
1、依靠汽車市場建立產業鏈
交通廣播提升對線下活動的市場意識,將“路演”轉換為“經營”,這不單單是一個或者一係列的宣傳活動,而是一個或一係列的廣告產品,不僅需要策劃執行,更需要像銷售廣告一樣來經營。汽車市場目前的欣欣向榮為交通廣播提供了發展產業鏈的良好契機。最好能夠打開多方位的營銷渠道,如:1、駕駛培訓。2、車輛購買。3、停車位狀況訊息。來實現交通廣播與汽車市場的多方位融合與配套營銷。
2、打造路上全方位服務
各類專門提供生活服務信息的網站、軟件層出不群,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大家習慣性地開始依賴方便快捷的生活信息服務。交通廣播依據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出與交通廣播配套的全方位服務。比如:1、提供附近餐點信息或者商場信息等為行人們做最及時的生活信息服務。2、與車載多媒體合作,實現人性化服務。3、與移動媒體合作,提供車載人工谘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