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傳播環境下我國傳媒業轉型升級之道(3 / 3)

新型讀者群體對媒體是挑戰,更是媒體轉型變革的難得機遇。新老媒體應積極融為一體,各白發揮自身固有優勢,揚長避短,帶來新聞核心信息量的增加和新聞報道形式的多樣化,以貼近群眾的內容和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讀者,最終帶來受眾群體普遍增長。

(3)全媒體生產經營,新聞產業鏈更加成熟。在“融媒體”背景和市場競爭環境下,新老媒體互動融合共同發展,其目的是能夠實現在全媒體平台下的統一生產經營,從內容生產、渠道發布到產品發行、企業經營形成完整成熟的新聞產業鏈,實現傳媒產業利益最大化。新聞是商品,需要受眾進行購買消費才能夠生存,這就要求媒體在新聞生產中樹立用戶觀念,明確用戶需求,生產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產品,讓受眾願意去花錢消費。

我國新聞媒體產業鏈正在不斷豐富。新聞媒體走向市場,就要實行產品經營,以拓寬市場空間,贏得新聞價值,我國媒體必須抓住機遇,樹立品牌意識,完善生產經營戰略,以擴大自身媒介競爭力。

三、傳媒業有效應對新型傳播環境的策略

1、新老媒體互動融合共同發展

2014年被新聞傳播學界喻為是“媒介融合年”,新興媒體發展日益迅猛,傳統媒體雖然受到新媒體威脅,但也具備新媒體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麵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競合局麵,“融媒體時代”下的明智之舉則是新老媒體互動融合共同發展。

傳統媒體應積極與新媒體“聯姻”,在充分挖掘傳統媒體自身特點的同時,去開發利用新媒體優勢,新老媒體和諧發展、揚長避短、優勢互補,最終實現利益最大化。

2、培養用戶觀念

新聞媒體必須培養互聯網思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互聯網思維”強調媒體與受眾之間雙向互動、平等交流。受眾從最初的“讀者”變成“用戶”,媒體必須重視用戶體驗,培養用戶觀念。

新媒介環境中,受眾是用戶,是顧客,媒體則是服務者,如果媒體仍把受眾當做被動接收者,聽從媒體安排,那麼將會有更多讀者流失。因此媒體必須明確受眾角色的轉變,形成“用戶”觀念,明確用戶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為用戶精準定位、量身定做,打造屬於用戶自身的新聞產品,真誠為用戶服務,滿足用戶需求。

3、兼顧社會效益與商業價值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走向企業化生產的傳媒業逐漸迷失自我,為追求短期利潤而置社會效益於不顧,虛假新聞、新聞炒作、低俗暴力新聞屢見不鮮。傳媒業的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自身公信力和權威性,而且不利於社會和諧。

傳媒業必須明確,在任何時候它們都具備政治屬性,都代表國家和人民,其社會價值始終是第一位。媒體不能為追求商業價值而誤導受眾。麵對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環境,新老媒體都應堅守自我,培養自身職業道德,樹立社會責任感,突出人文關懷,保持傳媒業權威性和公信力,理性參與競爭,兼顧社會效益與商業價值,促進傳媒業持續健康發展。

結語

媒介融合已成為全球媒體發展必然趨勢,我國媒體轉型改革也勢在必行。麵對新傳播環境,我國媒體必須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在新聞生產、渠道發布、產品經營等各個方麵進行改革突破,才能使自身持續健康發展,在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