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對腎陰虛型骨質疏鬆症尤為適宜。
龜版鱉甲粉
【組成】龜版150克,鱉甲版150克。
【製法】將龜、鱉殺死後,取龜版、鱉甲版(肉可另用),洗淨,曬幹或風幹,烤炒後用醋淬,共研成細末,瓶裝,貯存備用。每日2次,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對腎陰虛型骨質疏鬆症尤為適宜。
藤菜燉豬蹄
【組成】豬蹄1個,清水500毫升,藤菜200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豬蹄去餘毛,刮洗幹淨,切成小塊,注入清水,先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將藤菜和鹽加入,繼續用小火燉至豬蹄酥爛,調入味精,分1~2次趁熱食肉、菜,喝湯。
【功效】適用於手足關節疼痛。
薏苡粥
【組成】薏苡仁、粳米各50克,清水800毫升,白糖適量。
【製法】薏苡仁、粳米加清水,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慢熬成粥,下白糖,調勻。分1~2次空腹服用。
【功效】適用於風濕痹痛、手足屈伸不便、老年人浮腫脾虛泄瀉。
番薯酒
【組成】番薯500克,白酒1000毫升。
【製法】將番薯切片隔水蒸熟,放涼晾幹後,浸泡於白酒中,密封1個月,飲酒,每日服2~3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手足抽搐疼痛。
鬆葉枸杞酒
【組成】鮮鬆葉200克,枸杞10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鮮鬆葉搗爛焙幹,與枸杞同浸泡於白酒中,密封15日。每日服3~4次,每次20~25毫升,久服有效。
【功效】適用於關節風痛、腳弱痿痹、麻風病。
鬆葉蠶沙湯
【組成】鬆葉、蠶沙各50克,白酒100毫升,清水400毫升。
【製法】鬆葉、蠶沙注入白酒和清水,煎至250毫升,去渣取汁。分2次服。
【功效】適用於風濕痹痛、有酸麻感。
鳳仙花散
【組成】鳳仙花100克。
【製法】鳳仙花洗淨曬幹,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10克,用溫酒送服。
【功效】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皮膚病
三鮮絲瓜
【組成】鮮嫩絲瓜250克,嫩豇豆100克,番茄100克,油、精鹽、味精、澱粉、麻油各適量。
【製法】先將鮮嫩絲瓜洗淨,刮去外表皮,切成3厘米長的條。將嫩豇豆揀雜,洗淨,去兩端,切成3厘米長的豇豆段。將番茄用清水反複洗淨外表皮,切成扇形片。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絲瓜條、豇豆段,急火翻炒,加鮮湯(或清湯)適量,改用小火燜5分鍾,倒入番茄片,拌勻,繼續用小火燒煮5分鍾,加精鹽、味精,並用水澱粉勾薄芡,淋入麻油,即成。佐餐或當菜,隨意食用。
【功效】此菜有滋陰潤膚之功效。
苦瓜泥
【組成】新鮮苦瓜500克,紅糖25克,白糖25克。
【製法】先將新鮮苦瓜洗淨,去瓤、籽,切碎,搗爛成泥糊狀,放入碗內,加紅糖、白糖,拌和均勻,即成。早晚2次分服,服食中可將其浸漬水汁潷出飲用,苦瓜泥可用溫開水送服。
【功效】此菜清熱敗火、美容養顏。
荷葉青蒿飲
【組成】鮮荷葉30克,青蒿10克,野菊花10克,薄荷10克,蜂蜜20克。
【製法】先將鮮荷葉、青蒿、野菊花、薄荷分別揀去雜質,洗淨,晾幹或曬幹,荷葉、青蒿切碎,與野菊花、薄荷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趁溫熱加入蜂蜜,拌勻即成。早晚2次分服,或代茶飲,分2次頻頻飲用,當日吃完。
【功效】本方對痱子尤為適宜。
銀花紫草茶
【組成】金銀花10克,紫草5克。
【製法】先將金銀花揀雜,洗淨。將紫草揀去雜質,洗淨,切片,曬幹或烘幹,與曬幹的金銀花同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燜15分鍾即可開始飲用。代茶,頻頻飲用,一般可衝泡3~5次。
【功效】對肝火型中老年帶狀皰疹尤為適宜。
金銀花薄荷茶
【組成】金銀花15克,薄荷5克,蜂蜜10克。
【製法】先將金銀花、薄荷分別揀去雜質,洗淨,曬幹或烘幹,同放入大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燜15分鍾即可飲用。代茶,頻頻飲用,一般可衝泡3~5次,蜂蜜可隨飲用次數酌量添加,拌勻服用。
【功效】適用於痱子。
雞鳴散蜜飲
【組成】雞鳴散100克,蜂蜜10克。
【製法】將雞鳴散(從中藥店購買)裝入綿紙袋中,封口掛線,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燜10分鍾即可開始飲用。早晚2次分服,服用時可加入適量蜂蜜,拌勻飲服,也可衝泡數次,服用時可酌加適量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