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先將鮮馬齒莧、嫩藕分別洗淨,鮮馬齒莧放入溫開水中浸泡30分鍾,嫩藕去藕節,切成小方塊,與撈出的馬齒莧(切成碎小段)同放入榨汁饑中榨取汁,放入容器,調入稠米湯,拌勻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對痔瘡出血者尤為適宜。
海參阿膠飲
【組成】海參200克,阿膠適量。
【製法】先將海參揀雜,洗淨,曬幹或烘幹,研成極細末,瓶裝,備用。每日2次,每次取海參細末1.5克,另加阿膠末6克,拌和均勻,放入碗中,加水混勻,隔水燉至溶化後,空腹以米湯衝服。
【功效】對痔瘡出血日久、氣血兩虛者尤為適宜。
馬齒莧柿餅湯
【組成】馬齒莧50克,柿餅1個。
【製法】馬齒莧洗淨切段,柿餅洗淨,切塊,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半小時,2次混合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功效】適用於濕熱下墜型脫肛。
葛仙米白糖飲
【組成】鮮葛仙米250克,白糖水400毫升。
【製法】鮮葛仙米洗淨,燒白糖水趁熱衝泡,熱浸15分鍾。分2~3次服用。
【功效】適用於久痢脫肛。
烏梅黃芪膏
【組成】烏梅、黃芪各200克,紅糖250克。
【製法】烏梅、黃芪分別洗淨,水煎2次,每次用水500毫升,煎半小時,2次混合,去渣,用小火濃縮後,加入紅糖,熬至濃稠收膏。每日服2次,每次20克。
【功效】適用於久痢脫肛、虛寒滑瀉。
蚯蚓黃芪散
【組成】大蚯蚓2條,黃芪30克。
【製法】大蚯蚓、黃芪分別洗淨,焙幹,同研成末。每日服2次,每次15克,用溫開水送服。
【功效】適用於氣虛脫肛。
關節、骨病
複方桑枝茶
【組成】新鮮桑枝100克,銀花藤30克,威靈仙30克,海風藤20克,甘草3克。
【製法】先將采摘的新鮮桑枝揀去雜質,洗淨後曬幹,切成片。將銀花藤、威靈仙、海風藤、甘草分別洗淨,曬幹或烘幹,切成片,與桑枝片同放入砂鍋,加足量清水,煎煮30分鍾,過濾取汁。代茶飲,上下午分服,頻頻飲用,當日吃完。
【功效】對熱痹型風濕性關節炎伴紅腫熱痛者尤為適宜。
威靈仙狗骨湯
【組成】威靈仙20克,狗骨250克。
【製法】先將威靈仙揀洗幹淨,曬幹或烘幹,切成片。將狗骨洗淨,砸碎後,與威靈仙片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中火煎煮1小時,留取濃汁,即成。飲湯汁,上下午分服。
【功效】對風寒濕痹型風濕性關節炎尤為適宜。
清燉烏蛇
【組成】烏梢蛇1條,料酒、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
【製法】將烏梢蛇宰殺,去皮及內髒,洗淨,切成5厘米長的段,備用。煨燉的砂鍋中放入清水適量,上火燒至沸,放入烏梢蛇段,烹入料酒,加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煮1小時,待烏梢蛇酥爛,加精鹽、味精、五香粉,拌和均勻即成。佐餐或當菜,隨意服食。
【功效】對風寒濕痹型風濕性關節炎尤為適宜。
草烏酒
【組成】製川烏15克,製草烏15克,當歸20克,牛膝2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製法】先將製川烏、製草烏、當歸、牛膝分別揀洗幹淨,曬幹或烘幹,切成片,同放入玻璃瓶中,加入低度白酒,加蓋,密封,每日搖動2次,浸泡15日即可飲用。每日2次,每次1小盅(約15毫升)。
【功效】對風寒濕痹型風濕性關節炎尤為適宜。
紅花茶
【組成】紅花20克。
【製法】先將紅花揀雜,用清水衝洗一下,放入砂鍋,加水適量,中火煎煮2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即成。代茶,頻頻飲用,早晚2次分服。
【功效】適用於骨折初期。
赤小豆紅糖羹
【組成】赤小豆100克,紅糖適量。
【製法】先將赤小豆去雜,淘洗幹淨,放入砂鍋,用溫開水浸泡片刻,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1小時,待赤小豆酥爛,調入紅糖,攪拌均勻,繼續用小火煮成羹糊,即成。早晚2次分服,或當點心,隨意服食,當日吃完。
【功效】適用於骨折初期。
歸芎玫瑰花飲
【組成】川芎10克,全當歸10克,玫瑰花10克。
【製法】先將川芎、全當歸分別洗淨,曬幹或烘幹,切成片,與玫瑰花同入砂鍋,加水適量,中火煎煮2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即成。早晚2次分服,服用時可用低度白酒1小盅(約15毫升)對飲。
【功效】適用於骨折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