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刮痧(4)(1 / 3)

六十七、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經臀部而分布於整個下肢。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綜合征,稱為坐骨神經痛。男性青壯年多見。以單側性為多,起病多急驟。急性起病的坐骨神經炎常先出現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病側下肢疼痛由腰部、臀部開始,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放散,呈“針刺”、“刀割”、“觸電”樣持續或間歇性疼痛。彎腰、咳嗽、噴嚏、大便時均可加重;病側下肢微屈可減輕疼痛。病久者下肢無力,肌肉鬆軟,伴有小腿或足部麻木感。

【刮痧部位】

1.背部:脾俞、腎俞、大腸俞。

2.下肢部:環跳、風市、秩邊、殷門、陽陵泉、委中、承山、懸鍾。

六十八、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是以骨骼肌神經肌肉接頭處病變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約2~5人/10萬人。

【刮痧部位】

1.頭部:攢竹、太陽、頰車、人中、禾髎、風府。

2.頸背部:大椎、風池、肺俞、肝俞、脾俞、腎俞。

3.胸部:膻中。

4.上肢部:曲池、手三裏、外關。

5.下肢部:足三裏。

六十九、老年性癡呆症

本病是一組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以癡呆為主要表現,病理改變以大腦萎縮和變性為主。症狀為人格改變,患者變得主觀、任性、頑固迂執、自私狹隘、不喜與人交往、對家人缺乏感情、情緒不穩、易激惹。有時吵鬧,無故打罵家人,缺乏羞恥及道德感等。

【刮痧部位】

1.頭頸部:啞門、大椎。

2.背部:腎俞。

3.胸腹部:鳩尾。

4.上肢部:手三裏、勞宮。

5.下肢部:足三裏、三陰交、湧泉、太衝。

七十、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維、情感和意誌行為精神活動方麵皆發生障礙,其中以概念的形成及抽象思維異常最為顯著。本病症狀的特點,表現為思維、情感、意向活動三個方麵互不協調,而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也遭受破壞,故稱作“分裂症狀”。

【刮痧部位】

1.背部:心俞、肝俞、腎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神門。

4.下肢部:豐隆。

七十一、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疾病,主要是指月經周期、經量、經色、經質出現異常而言。常見的有月經提前、錯後或行經先後無定期等。其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和經期的紊亂,月經時多時少,有時淋漓不盡,經質的稀、稠、顏色不正常。

【刮痧部位】

刮肝俞、脾俞、次髎;點揉氣海、關元;刮三陰交;點揉隱白、大敦。七十二、痛經凡婦女在月經來潮期或經期前後出現下腹劇痛等症狀,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稱之為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是指在月經初潮時就發生,婦科檢查生殖器官並無器質性病變。繼發性痛經是指因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慢性盆腔炎、子宮頸狹窄、阻塞等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痛經。

【刮痧部位】

刮腎俞、次醪、胞肓;點揉氣海、水道、關元、中極;刮血海、三陰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