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刮痧(4)(2 / 3)

七十三、閉經

閉經又稱經閉,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女性年逾18歲而無月經來潮者,稱原發性閉經;月經周期建立之後,又停經3個月以上者稱繼發性閉經。

【刮痧部位】

刮肝俞、脾俞、腎俞、次髎、合穀;點揉關元、大赫;刮血海、陰陵泉、地機、三陰交、足三裏。

七十四、妊娠嘔吐

妊娠嘔吐是指婦女懷孕5~6周後,出現晨起惡心嘔吐或一日內嘔吐數次,並伴倦怠喜臥、食欲不振,嚴重者嘔吐頻繁,不能進食進水,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等。

【刮痧部位】

刮脾俞、胃俞;點揉中脘、內關;刮足三裏、太衝。

七十五、產後腹痛

產後腹痛多由於子宮收縮而引起,經產婦較初產婦為重,一般3~4天自行消失,個別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則需治療。嚴重的產後腹痛部位,多在脘腹之間或在小腹部。

【刮痧部位】

刮腰陽關;點揉關元、中極;刮血海、足三裏、三陰交。

七十六、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即乳腺小葉增生,好發於中青年婦女,常有月經不調、不孕症或流產史。故病因多與內分泌紊亂有關。病程長、發展慢,易與早期乳腺腫瘤相混淆,所以應及早診斷治療。

【刮痧部位】

刮肩井、天宗、肝俞、外關、屋翳、膻中、豐隆、太溪;點揉行間、俠溪。七十七、乳腺炎乳腺炎是乳腺的化膿性炎症。多發生於哺乳期婦女,其發展過程分三期:①鬱乳期:乳房腫脹觸痛、皮膚微紅或不紅、腫塊或有或無、乳汁排泄不暢,或見惡寒發熱、骨關節酸痛、胸悶、嘔吐等。②釀膿期:腫塊逐漸增大、硬結明顯,繼而皮膚發紅,有持續疼痛、體溫高而不退,此為化膿的征象。③潰膿期:破潰出膿後,一般體溫會降至正常,腫痛消減,逐漸愈合。

【刮痧部位】

刮肩井、天宗;點揉天突、膻中;刮足三裏。

七十八、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是指由於卵巢功能的退行性改變,使內分泌失調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一群症狀。多數患者(約80%)發生於45歲以上的絕經期婦女,主要臨床表現有:初起多有月經不規則,以後完全閉經,患者自覺頭暈耳鳴、潮熱出汗、煩躁易怒、精神疲倦、心悸失眠、血壓波動、乳腺萎縮、皮膚感覺異常,甚至情誌失常等。有的還可出現尿頻、尿急、食欲不振,可延續2~3年之久。

【刮痧部位】

刮風池、心俞、脾俞、腎俞、次髎、合穀;點揉中脘、氣海、關元;刮足三裏、三陰交、太溪、太衝。

七十九、子宮疾病

因荷爾蒙分泌失調,使得排卵情形異常,子宮內膜變厚。子宮是個梨形中空的肌肉器官,以韌帶固定在膀胱和直腸間,子宮虛弱或發炎時,便有不正常的分泌物出現;而韌帶無力會使子宮脫垂、下墜,子宮不正常的增殖亦會產生肌瘤,這些都是子宮的疾病。

【刮痧部位】

1.刮子宮、卵巢、腦下垂體、淋巴腺等反射區,加上甲狀旁腺輔助療區,不僅可以消炎鎮痛,還能消除子宮肌瘤,使分泌正常,增強子宮的生理及生殖能力。

2.肝俞至腎俞。

八十、經痛

月經前後疼痛、腰背酸痛、月事延遲或有分泌物(俗稱白帶),身體容易疲倦、不耐勞累、子宮發育不全或後屈、子宮肌瘤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