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刮痧(1)(1 / 3)

一、感冒

感冒又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男女老幼均易感染,四時皆可發生,以冬春季多見,氣候驟變時發病增多,受寒冷、淋雨等可誘發。臨床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噴嚏、咽癢、咽痛、咳嗽、頭痛、周身酸痛、乏力、怕冷、發熱等。若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或誘發其他疾病。

【刮痧部位】

1.風寒型:刮風池、大椎、風門、肺俞及肩胛部;刮中府及前胸;刮足三裏。

2.風熱型:放大椎、少商;挾或刮曲池、尺澤;點揉外關、合穀;刮風池、風門、肺俞及肩胛部。

二、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有急、慢性之分,它們均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或因物理、化學刺激及過敏等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急性者起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鼻塞、噴嚏、咽痛、頭痛、畏寒發熱等,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伴胸骨後疼痛,還可有氣急,病程一般不超過1個月。慢性者多發於中年以上,病程緩慢,一般均超過2個月,並連續2年以上發病,可有急性支氣管炎、流行性感冒或肺炎的發病史,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甚至喘鳴。尤以晨起明顯,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不易咳出,在晚期可並發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等病症。

【刮痧部位】

1.急性期:擠或刮大椎;刮風門、肺俞、身柱;刮膻中、中府。

2.慢性期:刮大椎、風門、肺俞、身柱;刮膻中、中府、尺澤、太淵;刮腎俞。

三、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發作性的肺部過敏性疾病。過敏原有細菌、病毒、塵埃、化學氣體、花粉等。一般有季節性或季節性加重。常先有噴嚏、咽喉發癢、胸悶等先兆症狀,如不能及時治療,可迅速出現哮喘。急性發作時,有氣急、哮鳴、咳嗽、咳痰,甚至張口抬肩,難以平臥,每次發作可達數小時,甚至數日才能緩解。若病程過長,過敏性提高或伴有慢性支氣管炎時,哮喘時輕時重,終年發作,嚴重者可並發阻塞性肺氣腫、肺不張或氣胸。

【刮痧部位】

1.發作期:刮大椎、定喘、肺俞;刮天突、膻中、中府及前胸;刮尺澤及上肢內側。

2.緩解期:刮定喘、風門、肺俞;刮腎俞、誌室及腰部;刮太淵及前臂內側;刮足三裏。

四、肺氣腫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部分過度膨脹充氣,導致肺髒容積增加,組織彈力減弱。臨床常見且危害性較大者為阻塞性肺氣腫,是細小支氣管阻塞所致。肺氣腫多繼發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肺化膿症及矽肺等。早期主要表現有氣喘,勞則加劇,甚則唇甲紫紺,久之呈桶狀胸等;晚期可發展為肺源性心髒病,出現心力衰竭、肝脾腫大、下肢水腫,甚至出現腹水,且易並發自發性氣胸與肺部急性感染。

【刮痧部位】

刮大椎、定喘、肺俞、腎俞;刮膻中;點揉氣海、關元;刮尺澤、太淵及上肢前部;刮足三裏。

五、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的炎症滲出及實變。常因細菌、病毒感染或過敏因素而引起,尤以細菌感染為最多。按其病變部位與性質可分為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間質性肺炎及麻疹性肺炎、過敏性肺炎等。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大葉性肺炎,好發於冬春兩季,青壯年多見,男多於女。雖然類型有別,但臨床上都以起病急驟,寒戰、高熱、咳嗽、咳痰(鐵鏽色痰)、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紫紺及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為主要表現。

【刮痧部位】

刮大椎、身柱、肺俞、心俞;刮膻中;刮曲池、尺澤、孔最、合穀;刮豐隆。六、肺結核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傳染病,由結核杆菌經呼吸道感染肺部所致。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肺結核全身反應較強,多發生於兒童;繼發性肺結核,病灶有局限化的傾向,故以局部反應為主,多發生於成人。常見的肺結核多屬於後者。本病臨床上以咳嗽、咯血、午後潮熱、盜汗、胸痛為主症。初起有咳嗽、乏力、食欲減退、消瘦、胸痛、痰中偶帶血絲、長期低熱或有不規則高熱、顏麵潮紅;病程長者咳嗽加劇、咯血量增多、失眠、盜汗等。本病不徹底治療常可複發,最後形成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

【刮痧部位】

刮百勞、肺俞、膏肓、脾俞、胃俞;點揉或刮中脘、列缺;刮足三裏、三陰交。

七、胸膜炎

胸膜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胸膜炎症為病理特點的非單純性疾病。臨床分為兩種:一種繼發於胸部疾病,是原有病變在胸膜上的一種表現。如感染性、變態反應性、腫瘤性等疾病波及胸膜而致。另一種為獨立性的病證,其絕大多數是結核性的,往往由肺結核蔓延而致。臨床上以結核性胸膜炎多見。

【刮痧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