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快速說話
為了提高學生快速說話的能力,我采用如下方法:(一)“繞口令”:“時事是史實,史實是實事,時逝史事失,史失是事實……”(二)四字同調訓練:“今天參觀……牛羊成群……遠景美好……變幻莫測……”我快說示範後,要求學生搜集或自編“繞口令”:“四十是十四,十四是四十……”“瞄廟滿廟長毛苗……”“……瓶抨盆,盆拚瓶……”於漪強調:“把時代的生活引入課堂。”為了消除學生臨場無話可說的緊張情緒,使學生敢說、愛說、搶說,我讓學生先寫後說所見所聞,臨場出題:“遇見歹徒怎麼作?”“盲人迷路應如何?”還讓他們成語接龍:“油嘴滑舌—舌戰群英—英雄虎膽—膽識過人—人雲亦雲……”讓他們當小記者,了解風土人情;采訪工、農、商、學、兵;讓其連詞說話,看圖說話,練習續說和補說,分別在課常上口頭交流。
六、快速作文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說:“從書本和其他信息來源中迅速找到對自己有意義內容的能力。”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學生快速作文的能力。(一)從審題入手。告訴學生對於全命題的作文,可用分析法、題意引入法、抓題眼法,一是“窄題寬作”,如《一塊橡皮擦》、《一枚硬幣》,可寫其來由、深情、愛心、風波等方麵;二是“寬題窄作”,如《(我和他肖叔叔)在(放學泥濘)路上》,使題意寬廣概括變為窄小具體,讓學生有真情感可寫;對於半命題,可先補足題目後,按全命題要求審題,如《我真(傷心、高興、後悔、惱恨)……》。(二)布局謀篇。訓練學生按“總—分—總”或“分—分—總”的結構,“順敘、倒敘、插敘、平敘”等記敘方法,“時間推移,地上轉移,事情發展,邏輯順序”等寫作順序構思。(三)選材方法。若寫人,以品德定向,從精神選材;若寫物,外形定向,從本質、作用選材。(四)開頭方法。如開門見山法、導引詩歌法、引用名言法、自我介紹法、開篇點題法等。(五)結尾方法。如總結全文法、首尾呼應法、畫龍點睛法等。(六)表達方式。如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等。(七)若是供料作文,教其讀懂材料,然後按要求構思作文。並反複強調,無論哪種方法,都應為刻畫人物、表達中心服務。經多方多法訓練,學生茅塞頓開,才思如潮,皆可指物作文立就。
由此可見,要加快教學改革步伐,教師必須有“敢為天下先”的超人膽識、快學的意識、快幹的精神、快教的本領,這樣才能用快節奏和快方法,培養出快記、快背、快聽、快看、快讀、快寫、快人快語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