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2 / 3)

二、左心功能測定的意義

健康提示:通過多項檢查來測定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對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左心功能測定。通過多導程電生理儀,同步記錄心音圖、心電圖、頸動脈搏動及心尖搏動圖來測定左心室功能,對冠心病臨床的診斷、治療、觀察等都有重要意義。

過去,心功能測定多用心導管或心血管造影等方法進行,因其有創傷性,且設備操作複雜,不易推廣。而近年來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心功能,是一種新發展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臨床及基礎研究。

三、心髒電生理檢查及其作用

健康提示:心髒電生理檢查是一種評價心髒電功能的精確方法。它允許醫生在可控製的條件下確診心律紊亂,即異常的心髒節律。

心髒電生理檢查,是用來診斷和探討各種心律失常及傳導係統病變發生的機製、治療效果和評價預後的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

1.檢查方法

在檢查中,醫生通過靜脈插入一至幾根特製的電極導管,沿靜脈送入心髒內,這些導管可探查到心髒不同部位的電脈衝或電活動,這些導管還可以刺激不同部位的心髒。在這些導管的幫助下,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記錄心髒的激動電波和希氏圖,由此,醫生可以確定在心髒內引起嚴重心律紊亂的異常部位。

2.臨床意義

(1)明確房室傳導阻滯的部位及程度。

(2)測定竇房結功能,看是否有病竇綜合征。

(3)測定心髒各部位的不應期,並顯示房室結的快、慢徑傳導現象。

(4)促進預激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

(5)研究各類陣發性心動過速的機製及診斷治療。

(6)選擇合適的心髒起搏器,判斷安裝起搏器後,可能出現的血液動力效果及心律失常。

(7)判斷能有效防治心律失常的措施,比如電藥理、電起搏、電複律、電外科等。

防患於未然,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生活中人們也都懂得未雨綢繆,不應該臨渴掘井。基於同樣的理念,中醫也曾經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的確,當患上某種病症之後再進行治療,就如同是要打仗了才去製造武器一樣,顯然不如提早預防。因此,就要求每一個老年人及時發現病變前兆,使冠心病消失在萌芽狀態。

(第一節)冠心病,危害健康的第一殺手——認識自我監控的重要性

中醫曾經提出“防患於未然”的治病原則。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進展,以及大量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使人們對冠心病的認識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已經從早期對急性發作的治療轉變為現今的早期認識和評估冠心病的易患者,以便對冠心病進行嚴格的初級預防,使易患者不發病。因此,作為患者來講,如果能夠在沒有發病之前進行自我監控,則會有很大收益。

一、冠心病危害巨大

健康提示:冠心病是一種高流行和高花費的疾病,不論對個體,還是對家庭、社會都會造成巨大的精力、財力的損失。因此,進行自我監控和積極預防是十分必要的。

除非患了冠心病,都很少人考慮冠心病的危害。但是,諸多事實證明,不管是對於患者,還是對於患者的家庭和整個社會來說,冠心病的危害都是十分嚴重的,這一點是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的。

1.冠心病對老年人的危害

相對而言,冠心病對老年人的危害比較明顯。因為老年人的體能已經明顯減弱,冠心病的出現恰似雪上加霜,反複發作的症狀不僅給老年人的重要髒器以嚴重的打擊,造成軀體損害,同時還帶給老年人的精神造成極大的痛苦。因此,若不及早發現,疾病一旦形成和發展,就會導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情嚴重者即使休息時都有喘息、呼吸困難等症狀,使他們連最起碼的生理活動如洗漱、進食等都難以進行,其中的痛苦和折磨是對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最大的傷害,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再者,冠心病會對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使壽命大大縮短。盡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近30年來持續下降,但它仍是老年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2.冠心病對患者家庭的危害

冠心病的發生會給患者的家庭帶來極大的負麵影響。由於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嚴重下降,必然要求其他家庭人員來照顧他們。尤其是那些要求有專人陪伴患病的老年人的家庭,有的家庭成員為了協助老年人的日常活動,不得不放棄工作,由此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難以估量,給家庭帶來非常沉重的負擔。

3.冠心病對患者經濟影響嚴重

美國一項統計表明,1998年用於冠心病的花費估計高達2500億美元以上,包括患者勞動力喪失(約1000億美元)和直接醫療花費(約1500億美元)兩部分。我國雖然沒有這方麵的統計,但是隨著我國老齡化人群逐步擴張,由此帶來的損失可能會更大。例如,一個冠心病患者僅僅應用最簡單、便宜和基本的藥物,如腸溶阿司匹林、消心痛、倍他洛克、卡托普利、辛伐他汀等,每日的花費也在3元~4元人民幣,一個月就有100元左右,一年就是1200元。若再應用一些較為昂貴的藥物,那麼,每日的花費可能達到十幾元或幾十元人民幣。這僅僅是一位患者一年的花費,若將所有患者都計算在內,經濟耗費將何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