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1 / 3)

(6)凝血功能障礙者。

(7)低鉀血症。

(8)預後不好的心理或軀體疾病。

(第三節)心電圖運動試驗

很多冠心病患者通常靜息時冠狀動脈血流量尚可維持正常,而無心肌缺血現象,心電圖顯示可以完全正常。而通過運動增加心髒負荷而誘發心肌缺血,從而為輔助臨床對心肌缺血做出診斷。目前采用的有二級梯運動試驗、活動平板試驗和踏車運動試驗三種。

一、常見心電圖運動試驗的種類

健康提示:心電圖運動試驗是心電圖負荷試驗中最常用的一種,故又稱運動負荷試驗,它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種輔助手段。

心電圖運動試驗,又叫心髒運動負荷試驗,即通過運動,增加心髒負荷,誘發心肌缺血而診斷冠心病的一種方法。目前常用的心電圖運動試驗有三種。

1.活動平板試驗

讓受試者在帶有能自動調節坡度和轉速的活動平板儀上行走,按預先設計的運動方案,規定在一定的時間提高的坡度和速度。即根據的情況(即年齡、心率),做次極量和極量分級運動試驗運動中連續監護心電圖,間斷記錄心電圖及測量血壓,以確保患者安全。

2.踏車運動試驗

讓受試者在特製的自行車功量計上蹬車,可以以等量遞增負荷進行,從1~8級,每級運動2~3分鍾,也可做極量或次極量分級運動試驗,在運動中要連續測量心電圖和血壓。

3.雙倍二級梯運動試驗

是我國最常用的心電圖負荷試驗。根據受試者的年齡、性別、體重規定運動量,以秒表計時,用節拍器調節登梯速度,讓病人上、下登一座二級梯,按規定的速度往返登梯3分鍾,然後立即躺下,並記錄下心電圖。此試驗的特點是方法簡單,比較安全。缺點是運動量太小,尤其是對那些長期參加較強體力勞動的人,3分鍾運動對他似乎沒有增加什麼負擔。所以,對平素運動量較大的中、青年人,最好以踏車和活動平板兩種運動試驗才有意義,但對年老體弱的老年人來說,這種試驗是比較適宜的檢查方法。

二、心電圖運動試驗的宜忌

健康提示:在踏車和活動平板試驗中,由於運動量較大,有一定危險性,因此測試時應準備好心肺複蘇的搶救藥品和設備,如電除顫器、心內注射器等,最好有能熟練掌握心肺複蘇技術的醫務人員在場,以防發生意外。

1.運動試驗適應證

(1)輔助診斷冠心病和確定早期冠心病。

(2)對已確診的冠心病者,運動試驗可用以判斷病情的嚴重性和預後,評價介人性治療如經皮冠狀動脈內擴張術(PTCA)、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和藥物等的治療效果。

(3)對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作分級運動試驗有助於判斷預後。試驗陽性多提示為多支冠狀動脈病變或梗塞周圍有存活心肌。

(4)運動中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提示易發生猝死,對他們應進行心肌梗死二級預防的追蹤治療。

(5)評價與運動有關的心律失常的性質。

(6)可作為心功能的評定指標,可以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勞動力的鑒定。

2.運動試驗禁忌證

具體而言,運動試驗禁忌證主要如下。

(1)不穩定型心絞痛。

(2)急性心肌梗死進展期或有嚴重並發症者。

(3)充血性心力衰竭者。

(4)有嚴重心律失常者。

(5)嚴重肺部疾患或高血壓者,血壓大於等於27.3/16.9kPa(210/130mmHg)。

(6)合並有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者。

(7)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疾病不宜運動者。

(8)已經證實為預激綜合征。

(9)應用洋地黃藥物或有低鉀血症時容易出現假陽性結果。

(10)年老或行動不便、過度肥胖的患者。

(第四節)冠心病患者的其他常見檢查手段

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對冠心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價值。不過,由於心髒和冠狀動脈有較大的代償能力,在休息和平靜的情況下,有時候不容易檢測出異常;加上其他心血管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功能減退,也可出現類似冠心病的症狀,因此冠心病的診斷仍需結合病史、症狀、化驗及其他臨床資料,全麵綜合分析而定。

一、核素心室造影及其益處

健康提示:核素心室造影技術是診斷冠心病的一種較好的方法,不但可在靜態下測定,還可以做運動試驗。

靜脈注射放射性核素顯像劑,這些物質在血液循環的過程中可以暫時地停留而不會滲出血管壁外,比如99锝(99Tc)、201鉈。可以運用紅細胞首次通過法或平衡法來進行核素心室造影,能夠監測急性心肌梗死後患者左右心室的功能。

這項檢查可以監測到局部射血分數與整體射血分數,室壁運動,心室舒張期功能,如高峰充盈率與高峰充盈時間等。這些對治療效果的觀察,預後的評估都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某些並發症的診斷如室間隔穿孔、乳頭功能不全、室壁瘤等可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