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年冠心病自我監控的重要意義
健康提示:諸多事實告訴我們,昂貴的醫療手段遠遠比不上廉價的預防措施。
對疾病應該重在自我監控,自我預防,爭取做到不得病。得病後及早評估和監測,控製疾病進展,使其不出現並發症,避免影響生活質量。
一般而言,對老年人冠心病進行自我監控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1.對老年人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自我監控的過程花費很少,但是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年人至少每年進行冠心病相關的檢查,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脂、血壓、血糖等基本檢查,查找有無危險因素,如果有異常,就能及早發現;沒有異常,及早預防,拒絕危險因素,切斷發展至冠心病的路程。而且通過自我監控,可以發現新的症狀和體征,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能使自己保持病而不殘的良好狀態,避免發展至心力衰竭等嚴重的階段。
2.能夠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老年人如果懂得自我健康,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不僅可以減少致殘率和病死率,而且還能減少治療所需費用,獲得最佳的費用/效益比,從而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為,如果患上冠心病,治療過程中需要很大的經濟付出,例如一個支架就需要幾萬元錢。相對來說,自我監控所需花費就十分便宜,而且會減少患者所受痛苦。
3.對老年人精神和心理狀態意義巨大
我們知道,良好的身體狀態對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狀態都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老年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藥物治療使自己的病情受到良好的控製,同樣能做到病而不殘,這就會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充滿希望,同時能夠保持一個安定、平和的心理狀態,過上幸福、和諧的晚年生活。
三、控製危險因素意義重大
健康提示:危險因素之所以稱作危險因素,是因為它們自身潛藏著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如果能夠及時對其控製,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那麼它的危險性也就無處可施。
未來的老年醫學將是以識別致病的危險因素以及改造環境為主的預防醫學。老年人易患的冠心病、腦血管病以及癌症等都是受危險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的疾病,如何找到危險因素,如何找到不利於健康的環境因素,是老年醫學家、老年社會學家、社會活動家等共同解決的問題,但如果沒有老年人的積極參與,是難以成功的。如吸煙、飲酒、糖尿病、高血壓等危險因素雖然存在,但是隻有老年人從根本上認識了其所帶來的危害,才能徹底拒絕這些危險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
四、自我監控促使患者及時治療
健康提示:通過自我監控,患者就會及時發現自己身體是否健康,如果發現某些不良症狀的出現,可以及時對其控製和治療,避免更大危害的出現。
對疾病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不僅可以減少並發症的發生,還可以降低致殘率、病死率和醫療費用。如早期發現冠心病,並且對其進行積極的治療,則可減少心力衰竭等並發症,從而避免由此帶來的威脅,並降低隨之而來的各種花費。
自我認識疾病,老年人應該做到自己心中有數,不要因為患了“一點小病”就害怕得要命,而真正患病了又表現出滿不在乎。如早搏常見於正常人,但是如果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現,而且越來越多,經過休息也不能得到緩解,就應該緊急就醫。
因為冠心病患者早搏就時常出現,患者應該總結規律,若發病的規律無改變,則早搏的出現可能不會帶來嚴重的臨床情況,從而不至於因為情緒緊張而加重症狀。
自我監控還可以使患者對一些急症進行初步緊急處理措施,為專科急救贏得時間,減少病死率。如老年患者可以正確辨別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症狀,進行一些初步的搶救,發生心髒驟停如果能夠現場進行心肺複蘇,則為入院就診進一步搶救贏得機會。
(第二節)尋蹤覓跡,捕捉頑凶——冠心病危險因素自我監控
近年來,冠心病患者在老年人群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國內外醫學專家對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進一步認識到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與冠心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冠心病也常常是這些病症的並發症之一。為此,如果能夠控製這些病症,則會從很大程度上降低冠心病發生的概率。
一、高血壓的自我監控
健康提示:冠心病是高血壓的並發症之一,高血壓也是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每一位老年人應該對自己血壓有充分的了解,避免高血壓的出現。
1.高血壓的概念及其分類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持續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老年高血壓指年齡超過60歲達高血壓診斷標準,半數以上老年高血壓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即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在正常範圍或偏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