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仰天大笑。
喬冠華開懷大笑
1971年11月15日美國時間上午10時30分,被聯合國大會主席馬利克稱之為“曆史性的時刻”。喬冠華、黃華、符浩、熊向暉等走進聯合國大會會議廳就座。喬冠華坐在中國代表團排頭第一位的席位上。最後登上講台也是新中國代表第一次正式登上聯大講台的是喬冠華。
喬冠華發言結束時,熱烈的掌聲長時間地回蕩在聯合國大廳。特別是喬冠華在聯合國席位上仰天大笑的照片一經公開就廣為流傳,正可以說是當時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內心寫照,此外,1971年9月,林彪在蒙古溫都爾汗折戟沉沙,這張照片被賦予更多的政治含義。
我們現在看喬冠華的講話,還會發現他的話語中那個時代的明顯印記,比如大談帝國主義的壓迫,此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喬冠華的講話特別強調一個中國,反對台灣獨立:“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本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決定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是敵視、孤立和封鎖中國人民的政策的破產。這是美國政府夥同日本佐藤政府妄圖在聯合國製造‘兩個中國’的計劃的失敗。這是毛澤東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的勝利。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勝利。”
鄧小平全麵複出主持政府工作之後,喬冠華在鄧小平領導下工作,士氣大振。章含之在《我與冠華》中回憶,1974年,中央給了喬冠華一周,但實際上他僅用三天時間就寫出了鄧小平聯合國講話的講稿。喬冠華此時作為鄧小平外交工作的助手心情好極了。不過也有點問題。他們到美國,鄧小平有早睡早起的習慣,而喬冠華是晚睡晚起。喬冠華信誓旦旦說保證7點鍾起來吃早飯,結果往往起不來。有好幾次鄧小平清晨7點起床後,從十層長走廊他的臥室的一頭散步到長廊另一頭喬冠華的臥室外,用濃重的四川口音叫道:“喬老爺,起來吃早飯了!”喬冠華有個外號叫“喬老爺”,毛澤東有時候也這麼叫他,喬冠華說那就是鄧小平1960年代開始叫起來的。
鄧小平訪美並在聯合國演講時,擔任鄧小平英文翻譯的正是喬冠華夫人、章士釗的養女章含之。她記得出發前,小平同誌囑咐說他的聽力不好,翻譯時聲音要大一點。她說她平時說話就比較大聲,肯定沒問題。結果到現場翻譯,翻到一半,小平回過頭對她說:“你聲音輕一點,太響了。”
這一年的11月,由喬冠華任團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再次來到美國,11月15日,喬冠華在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上發言。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談到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威脅,而中國發展核武器隻是為了自衛:“中國決不會背著無核國家參加核大國的所謂核裁軍談判。中國的核武器還處於試驗階段。中國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為了打破核壟斷,最終消滅核武器和核戰爭。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全麵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並倡議召開世界各國首腦會議來討論這個問題,作為第一步,首先就不使用核武器達成協議。中國政府曾多次聲明,現在我代表中國政府再一次鄭重聲明,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國和蘇聯如果真想裁軍,就應該承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義務。這並不是一件難於做到的事。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是對它們是否真正具有裁軍願望的嚴峻考驗。”
在“文革”末期,中國與美國關係解凍以及重返聯合國的過程中,喬冠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是喬冠華最為得意、最為輝煌的一段外交生涯。
1995年10月,江澤民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五十周年特別紀念會議。
聯合國的多邊外交
1992年,在蘇聯解體、中國麵臨國際環境嚴峻形勢的情況下,國務院總理李鵬於1月27日至2月7日出席了聯合國安理會首腦會議、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並訪問西歐。當時,中國麵臨的選擇是:一,不去;二,出席安理會首腦會議;三,把出席安理會、達沃斯經濟論壇年會和訪問西歐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種可能,改善外交處境,促進與國外的經貿合作。
結果,中國選擇了後者,把握住了時機。1992年1月31日上午,聯合國安理會首腦會議在聯合國總部安理會會議廳隆重舉行,安理會1月份主席國英國首相梅傑主持會議,李鵬總理在安理會首腦會議上發言,闡明我國政府對國際形勢、建立國際新秩序以及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麵的作用等問題的看法和主張,他說:“當今世界正處在重大的轉折時期,舊的格局已經結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穩定,經濟要發展,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兩大軍事集團在歐洲近半個世紀的緊張對峙已不複存在,一些地區的熱點問題已經解決或正在解決之中,世界局勢出現了某種緩和。但是,危及世界和平、導致國際形勢緊張的因素並未根本消除,原有的某些矛盾和對抗結束了,又產生了新的矛盾和對抗,這個世界既不安寧,也不太平。……中國願意同安理會所有成員國進行合作,對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平等的探討,交換意見,求同存異,擴大共識。中國衷心地希望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為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