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李鵬在聯合國總部參加千年議長大會期間會見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2005年9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安理會首腦會議。
在聯合國,李鵬總理代表中國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在聯合國總部他還分別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加利、日本首相宮澤喜一、美國總統布什、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奧地利總理弗拉尼茨基、委內瑞拉總統佩雷斯、印度總理拉奧、厄瓜多爾總統博爾哈。可以說,在雙邊會晤難有機會的時候,這樣一次在聯合國的多邊會晤就發揮了奇效,事半功倍一舉多得,聯合國,成為了中國人闡述自己和平理念的重要舞台。
3年後,1995年10月24日,應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邀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聯合國成立50周年特別紀念會議。出席聯大特別會議的江澤民發表了題為《讓我們共同締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講話,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參加聯合國大會並發表講話。
這次會議和3年前李鵬總理的多邊外交一樣,可以視作中國領導人一次聰明的外交努力。2000年9月,在紐約,江澤民第二次到訪聯合國,參加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這一次,他采取了更為大膽、史無前例的做法:邀請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的元首來到自己下榻的酒店,他們是美國總統克林頓、英國首相布萊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法國總統希拉克,他們合影留念,江澤民居中。羅伯特·庫恩在《江澤民傳》中記述,有人因此向他暗示,這張照片表明中國又重新回到了世界事務的中心時,江澤民猶豫了一下後又開玩笑說,“我想,這是因為我是他們中最年長的吧。”
最近一次中國最高領導人亮相聯合國,是2009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開幕式。再早些時候,2005年,聯合國成立60周年,胡錦濤在聯合國首腦會議上發言。新加坡《聯合早報》當時評論稱,胡錦濤以國家元首身份進入大國外交和國際舞台不過兩三年時間。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神態風格,他已經展現出雍容大度、揮灑自如和信心十足的大國領導人形象。
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不是人為安排的,要抽簽。太早,沒人聽,太晚,人都散了。中國代表團抽了個好簽,不前不後,正好中間,而中國代表團的席位,也要抽簽,結果也相當不錯,正好在正中走道比較居中的位置。
胡錦濤在聯合國發表了《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講話,時間不長,5分鍾,但是信息量很大,他提出的“和諧世界”是國內“和諧社會”的延伸,也是中國曆次領導人在聯合國發言的延伸。此時,中國在聯合國中的作用已不可替代,再不是可有可無的小角色了,中國也越來越借重聯合國的舞台。正是在那次大會上,胡錦濤提出了援助發展中國家的五個具體措施,包括為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提供部分商品零關稅待遇,今後兩年內免除重債窮國的債務,三年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優惠貸款,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醫藥援助,以及為發展中國家培訓3萬名人才等。
在聯合國大會的講壇上,從來還沒有一個大國提出過這樣具體的一攬子援助計劃,這表現了一個大國對發展中國家的關心,表明大國外交之外,中國仍舊注重第三世界。
以這樣一種方式,中國領導人延續著毛澤東、鄧小平關於“三個世界”的判斷,繼續以低調的和平觀念影響著世界。
聯合國為五位中國領導人下半旗
第一位:周恩來
周恩來逝世後成聯合國為我國降半旗第一人。根據1947年頒布的《聯合國旗典》,能夠享受降半旗致哀待遇的有會員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a、d條)和國家象征人物(d條),或與聯合國有重大聯係的世界級領導人(f條)。周恩來在世時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符合《聯合國旗典》。但他並不是聯合國第一位下半旗致哀的領導人,凡是符合《聯合國旗典》a、d、f條的各國領導人逝世後,聯合國都會下半旗致哀。
第二位:朱德
理論上,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並不符合《聯合國旗典》規定的下半旗致哀人員對象,但因為當時中國不設國家主席,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事實上擔負起眾多迎接會見國外元首的責任,因而,聯合國為朱德降半旗,是可以用第a款的國家元首作依據的。
第三位:毛澤東
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在聯合國全體大會上發言時盛讚毛澤東的豐功偉績:“毛主席是一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學家和詩人”,“他實現自己理想的勇氣和決心將繼續鼓勵今後的世世代代”。聯合國大會主席高度評價毛澤東是“我們時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變了世界曆史的進程”。
第四位:宋慶齡
宋慶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終生名譽主席,但是名譽主席畢竟隻是個虛職。所以聯合國為宋慶齡逝世下半旗更多看重的,是宋慶齡女士在中國女性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國家的象征性人物,也符合《聯合國旗典》d條規定。
第五位:鄧小平
其實小平同誌逝世時已不是名義上的國家領導人,但是他作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核心,完全符合國家象征人物的聯合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