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自然療法(3)(2 / 2)

你是否感到精神緊張而又壓力頗重呢?心跳過快是與壓力產生互動最主要的體內律動之一,壓力增加,心跳也會跟著增加。如果能將心跳降到無壓力的狀態,那麼減輕壓力的目標就成功一半了。

音樂可以有效發揮降低心跳的速度及改變腦波動的功效,進而使人們完全放鬆。因此人們的神經係統足以恢複平衡狀態,也能加強十一秒鍾進行一次的周期性調和作用,進而減低心跳的變動性而達到舒適的狀態,也可以加強心髒血管係統的協調性與運作效率,進而舒解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失眠,那麼,為何不聽一段適合治療病情的音樂?選擇音樂時,應該選擇一些有助於放鬆的輕音樂,聽的時候,試著將心思集中在旋律上,這樣可以加強音樂與心跳的互引作用,如果將呼吸與這種節奏調和好更能提高功效。

要創造有效紓解壓力的音樂所麵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確保音樂的美感,同時又能將聲音互引作用發揮到極致,這並非所有的作曲家都能做到。充滿祥和、寧靜和美妙氣氛的音樂,以及自然原音,包括令人寬心的浪潮聲拍打著溫暖舒服的沙灘、抒情的綿綿細雨、沁心涼意的潺潺流水或是清晨破曉的安詳寧靜氣氛等,都足以締造出完美的和諧境界,這類“自然無壓力”的音樂,可以讓聆聽者的心情完全放鬆。

進行音樂解壓的注意事項

1.必須意識到自己有壓力,並下定決心要解除壓力。

2.選擇一個舒適、燈光微暗,且可以讓自己很舒服的倚靠或躺下來的地方。

3.播放的音量必須讓自己聽起來覺得很舒適。音量也不可以過小,因為腦波動的互引作用需要靠耳朵來接收聲音,將這些振幅傳送到腦部以產生作用。

4.若是使用耳機聆聽,效果更佳。

5.閉上雙眼,讓全身的肌肉完全放鬆。

6.在音樂一開始的時候,試著將焦點集中在自己的心跳和呼吸上,跟隨音樂主旋律的波動,在接下來的另外兩次波動間吐氣,然後休息一個波動的時間。持續這個方式,心跳應該會隨著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慢板音樂律動中而舒緩。

7.幾分鍾後,將注意力轉移到音樂的旋律及自然音上,並讓這些聲音帶領你進入快樂溫馨的回憶中。試著保持這種心情,讓自己逐漸進入最放鬆、無壓力的狀態。

音樂冥想法

如果你因為精神抑鬱而難以入眠,可以透過音樂使自己進入冥想的境界,拋棄所有的雜念,讓你更快進入睡眠。

冥想有多種形式,有傳統宗教的方式、現代非宗教的心靈或心理修習,而所有冥想形式的中心特色便是專心,總之,所有形式的冥想都是鎮定焦慮、減緩不安與壓力的方法。

傳統冥想的至高目標是培養洞察力、智慧、自覺與內在的喜悅,然而冥想主要的效果卻是伴隨而來的平靜、新陳代謝減緩、平和感與健康、壓力的舒緩、平靜的心和放鬆的身體,而這些都是健康的必備要素。

冥想開始前,你必須找到一個方式讓自己與日常生活中的繁忙與種種雜務隔離。假如你不去阻隔這些事物,那麼你可能永遠都無法開始。你可以從創造純粹屬於自己的空間或地方開始,這可以是一處安靜的地方,但也可以透過音樂來營造這樣的空間。

有許多教授冥想的老師會推薦在冥想時使用的音樂。事實也證明,音樂能幫助我們達到規律的波動,能隨著時間的行進,成為冥想的最佳媒介。像鳥聲、風聲、流水聲等都能幫助人盡快的進入冥想的境界。

冥想對於心靈與身體具有鎮定與安撫的效果,而音樂與聲音對於身心也有同樣的效果;將這兩種方法相輔應用,效果將更為顯著。壓力最容易反映在心跳與呼吸頻率上,為了讓冥想幫助鎮靜身心、帶來放鬆,舒緩心跳與呼吸的頻率是必要的。因此在音樂的選擇上,不能選擇節奏太快的音樂,應該選擇舒緩的音樂。在音樂進行的同時應該讓呼吸與音樂波動同步,進而有效提升冥想效果。你可以吸氣三下、吐氣三下,然後休息一下;或者運用瑜伽呼吸法--吸氣默數一下,接著屏住呼吸默數四下,再吐氣默數二下。

音樂冥想的方式

1.呼吸冥想:選擇一種舒適的姿勢--坐著、站著或躺著。專注於呼吸並控製呼吸頻率。聆聽專輯音樂中的波動,並跟著波動呼吸。一開始請試著吸氣數三下、吐氣數三下,如果感覺還舒適,慢慢再拉長四下、五下請將心放在呼吸上,像是注意呼吸時腹部怎麼動、鼻子感覺如何等。如果想要冥想的時間比曲目長,隻需要重複播放或換下一首曲子即可。

2.步行冥想:讓心思集中的方法之一就是在重複性的活動上專心一致,其中一種理想的方式就是專心走路。

試著在房間慢慢地來回走,維持小步伐盡可能與音樂的旋律同步。